[实用新型]乳癌术后负压引流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47992.7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6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光兰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癌 术后 引流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教学仪器,具体为一种乳癌术后负压引流模型。
背景技术
乳癌手术后皮下需要放置负压吸引,目前临床主要放置负压引流球。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掌握引流的护理、乳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等,教学中发现结合文字或平面图讲解负压引流、皮瓣下积液、皮瓣坏死等学生不易理解,在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皮下引流可能引起的不适、以及活动注意事项等,如果结合模型教具讲解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癌术后负压引流模型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乳癌术后负压引流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皮肤,模拟皮肤上分别设置有模拟乳房和手术后皮瓣,手术后皮瓣上设置有模拟乳房切口和引流管入口,引流管入口上插接设置引流管,引流管末端连接负压引流球。
所述的乳癌术后负压引流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拟皮肤、模拟乳房、手术后皮瓣为一体双层结构。
所述的乳癌术后负压引流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负压引流球为一体结构。
所述的乳癌术后负压引流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术后皮瓣上还设置有输液管,输液管上设置控制装置。
上述乳癌术后负压引流模型,给护理专业的学生讲课时,此模型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乳癌术后并发症以及负压引流的作用、放置部位、观察护理要点等,临床使用时,医生可以结合此模型向病人做术前讲解,护士可以结合此模型向病人做健康教育,帮助病人理解患侧活动的注意事项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乳癌术后负压引流模型,包括模拟皮肤2,模拟皮肤2上分别设置有模拟乳房1和手术后皮瓣3,所述的手术后皮瓣3是手术后皮肤紧贴胸壁,模拟皮肤2、模拟乳房1、手术后皮瓣3为一体双层结构;手术后皮瓣3上设置有模拟乳房切口4和引流管入口5,引流管入口5上插接设置引流管6,引流管6末端连接负压引流球7,引流管6、负压引流球7为一体结构,市场上有售;手术后皮瓣3上还设置有输液管8,从输液管8输注液体,液体流入手术后皮瓣3内以后,负压引流球7会把手术后皮瓣3内的液体吸引出来,模拟真实的皮下引流情况;输液管8上有控制装置9,控制液体的出入。
本实用新型在教学中适用于医学院校临床专业、护理专业、影像专业等专业的老师和学生使用,也可以用于临床,医生和护士给病人健康教育时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光兰,未经李光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79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汽车折叠钥匙榫头的工艺装备
- 下一篇:H型钢生产线中的横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