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蓝牙的RS232数据无线转发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47574.8 | 申请日: | 201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4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范开喜;于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蓝牙 rs232 数据 无线 转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蓝牙的RS232数据无线转发装置,它是一种具有标准RS232接口的工业设备在百米内提供无线数据传输通道的无线数据通讯装置,属于无线数据转发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业设备为与外界进行数据传输,大都具备各种类型的有线或者无线数据传输接口,其中标准RS232接口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有线数据传输接口之一。设备可以是电脑、全站仪等各种具备RS232接口的设备。根据RS232标准,实际应用中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距离有限,采用150pF/m的通信电缆时,传输距离不能超过15米。当两台设备只具有RS232接口,又不具备其它传输距离更远的传输接口,并且需要在大于15米的距离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此时利用RS232线缆有线传输就不能满足要求了。另外由于是有线传输,需要事先铺设线缆,从而导致现场各种供电、数据传输等线缆非常容易缠在一起,容易引发事故;另外线缆也会导致设备(如PDA和全站仪)移动和操作上的不便。
近几年来蓝牙技术迅速发展,利用蓝牙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已成为现实。蓝牙技术可以提供百米内低功耗、低辐射、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低成本的数据通信,在空旷条件下版本2.0、CLASS 1等级的蓝牙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约在1.8M/s-2.1M/s,传输距离约为100米,非常适合应用在百米范围内的无线数据传输。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RS232传输标准不能满足现有的一些设备只具有RS232接口但是需要在大于15米的距离内进行数据传输的要求,为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蓝牙的RS232数据无线转发装置,将设备之间原本通过RS232线缆传输的数据以蓝牙的形式进行传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蓝牙的RS232数据无线转发装置,其特征是:本无线转发装置设置在各自具有RS232接口的设备之间作为传输中介,每台具有RS232接口的设备配置各自的无线转发装置,无线转发装置设有包括电源监控管理模块、处理器模块、RS232接口模块、蓝牙通讯模块、蓝牙天线、键盘模块和液晶显示器模块,RS232接口模块分别与设备的RS232接口有线双向连接以及与处理器模块双向连接,蓝牙通讯模块与处理器模块双向连接,蓝牙天线通过50欧姆馈线连接蓝牙通讯模块,处理器模块通过数据线和控制线分别和键盘模块以及液晶显示器模块单向连接,电源监控管理模块分别给RS232接口模块、处理器、键盘、液晶显示器模块和蓝牙通讯模块供电。
所述处理器模块采用MSP430F149单片机,RS232接口模块是一个SP3232接口电平转换芯片,蓝牙通讯模块为一个符合蓝牙技术标准CLASS 1等级的蓝牙集成模块GC-01,液晶显示器模块采用GXM1602液晶模块。处理器模块可以通过键盘和液晶显示器与人交互,完成对RS232接口通讯方式(如波特率、有效数据位等)的设置,并通过AT指令设置蓝牙模块工作模式。采用本装置替代RS232线缆进行通讯,数据传输速率固定为115200bit/s。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有以下3个方面:
(1)、在应用场合空旷的情况下,利用本装置可以将具有RS232接口的设备的数据传输距离延长到50米至100米;
(2)、利用本装置将RS232数据以无线蓝牙的形式传输,避免了现场RS232有线传输带来的线缆杂乱和数据传输易受干扰的问题;
(3)、本装置功耗低,方便携带安装,避免了RS232有线传输给设备的移动和操作带来的不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连接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源监控管理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处理器模块、JTAG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液晶显示器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RS232接口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键盘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蓝牙通讯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75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二次电池
- 下一篇:一种基于SyncML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