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节护腰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7521.6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3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金明 |
主分类号: | A61H15/00 | 分类号: | A61H15/00;A61N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23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用品,尤其是一种可调节护腰。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随之就出现了各种用于身体各部位保健的保健器材,可调节护腰是其中的一种。目前可调节护腰主要是通过浸泡、印刷等方式将具有一定疗效的药物附于腰带上面,这种可调节护腰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药物容易脱落导致保健效果丧失,缩短了使用寿命。少数将竹炭包装成袋缝合在腰带内,这种腰带不方便清洗而且竹炭分布不均匀,保健效果差。而且每个人的腰围都有所不同,目前市面上的可调节护腰均为单一粘扣形式且尺寸固定,只适合部分人群使用,不适合腰围较大或较小的人使用。目前急需出现一种保健效果、使用寿命长且适用人群广的可调节护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保健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可调节护腰,满足人们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可调节护腰,包括腰带本体,腰带本体两侧均连接有松紧带,两松紧带分别连接有背部带有绒圈织物的第一护带、第二护带,第二护带上设有粘扣,腰带本体背上设有一组加强条,加强条上设有两条相互对称伸缩束缚带,该伸缩束缚带端部设有粘扣,粘扣分别与第一护带、第二护带相匹配,这样,粘扣分别与第一护带、第二护带背面绒圈织物黏搭,根据需要调节伸缩束缚带进行进一步调节腰带的松紧,使用方便。腰带本体、第一护带上均设有竹炭按摩颗粒层。竹炭按摩颗粒层不仅可以长期均匀的辐射出远红外线,而且还可以按摩腰部,促进血液循环,有效调节人体腰部各器官机能,增强抵抗能力。
进一步,所述加强条内上设有磁条。伸缩束缚带为透气伸缩带。磁条组产生的磁场影响人体电流分布、荷电微粒的运动、膜系统的通透性和生物高分子的磁矩取向等,使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简单,通过伸缩束缚带可使腰带做进一步伸缩调节达到适应的最佳尺寸,适用于各种人群;通过竹炭按摩颗粒层不仅可以延长使用寿命,还能按摩腰部,促进血液循环,调节人体器官机能,增强抵抗能力;通过磁条还可以对人体腰部进行磁疗。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无副作,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部俯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面俯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部分放大后剖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腰带本体1、松紧带2、第一护带3、第二护带4、粘扣5、加强条6、伸缩束缚带7、竹炭按摩颗粒层8、磁条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的这种可调节护腰,包括腰带本体1,腰带本体1两侧均连接有松紧带2,两松紧带2分别连接有背部带有绒圈织物的第一护带3、第二护带4,第二护带4上设有粘扣5,腰带本体1背上设有一组加强条6,加强条6内上设有磁条9,加强条6上设有两条相互对称的伸缩束缚带7,该伸缩束缚带7为透气伸缩带,伸缩束缚带7端部设有粘扣5,粘扣5分别与第一护带3、第二护带4相匹配,腰带本体1、第一护带3上均设有竹炭按摩颗粒层8。竹炭按摩颗粒层8不仅可以长期均匀的辐射出远红外线,而且还可以按摩腰部,促进血液循环,有效调节人体腰部各器官机能,增强抵抗能力。磁条组产生的磁场影响人体电流分布、荷电微粒的运动、膜系统的通透性和生物高分子的磁矩取向等,使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使用时,根据需要黏搭第一护带3、第二护带4,还可以根据需要将伸缩束缚带7粘扣5分别与第一护带3、第二护带4背面绒圈织物黏搭,来进行进一步调节腰带的松紧。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无副作,适合推广应用。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金明,未经李金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75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除污机用链板传动机构
- 下一篇:多点定位吸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