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卷烟包装机剔除烟支中的合格烟支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7417.7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8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杜劲松;杨旭;张延利;于宏海;王海涛;苏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B19/30 | 分类号: | B65B19/3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卷烟 装机 剔除 中的 合格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卷烟包装机剔除烟支中的合格烟支回收装置,用于接收从卷烟包装机模盒中剔除的烟支,对其进行回收。
技术背景
目前,在卷烟包装机的输送模盒部位,普遍使用烟支检测传感器对烟支进行质量检测,发现模盒内有空头烟支或缺支时,即将模盒内的20支烟全部剔除,很多时候是因为1或2支烟支的质量问题而将全部20支烟一同剔除,而其中大多数为“好烟”。而且被剔除的烟支无论好坏,一律作残次烟处理,造成了大量烟丝降等及损耗、辅材(嘴棒、水松纸、盘纸、胶水等)的浪费。据调查,一般烟支输送模盒部位每个班次的剔除包数在200-300包左右,有些厂家受制丝工艺的影响,甚至一个班可剔除800-1000包,长期下来,是一个相当巨大的浪费。现有用于合格烟支回收装置的烟箱,在装满烟支后,需人工将烟箱中的烟支摆放到卸盘机的烟盘或包装机的烟库中,增加了挡车工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卷烟包装机剔除烟支中的合格烟支回收装置,它能剔除回收烟中的不合格烟支,将合格烟支回收后装入烟箱,直接移至卸盘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墙板、升降装置、烟箱及置于烟箱内的上抽板和下抽板,所述墙板上开有竖直条孔,在竖直条孔上方相对上抽板位置开有第一水平条孔,在竖直条孔下方相对下抽板运动的最低位置处开有第二水平条孔,升降装置安装在墙板的一侧,与下抽板连接的第二气缸通过固定架连接在升降装置上,上抽板通过第一气缸固定在墙板上,并沿第一水平条孔运动,工作时,烟箱位于检测装置检测皮带的下方。
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电机、直线导轨、固定架、滑块、同步带及其带轮,两同步带的轴线在同一垂面上,电机输出轴与第一同步带轮轴连接,在同步带与墙板间设有与同步带平行的直线导轨,与同步带连接的固定架和与直线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块均固定在第二气缸上。
所述上抽板与下抽板上位位置的垂直间距h与烟支直径d的关系为h-d=8~10mm。所述的烟箱为一端开口的槽型结构,在两侧板的下方均开有卡槽,其一侧板上开有两个与烟箱销配合的凹型槽,两个烟箱合并后与卸盘机烟盘宽度相同。所述的烟箱销截面为工字型结构,与合并后两烟箱的凹型槽分别配合。在所述墙板上设有两挡块,与烟箱两侧的卡槽相配合。在所述墙板靠近第二水平条孔下方还设有位置传感器,其信号线与报警器连接。
1.本实用新型的墙板上开有两水平条孔和一竖直条孔,上、下抽板分别沿两水平条孔运动,下抽板在升降装置带动下可沿竖直条孔上下运动,待烟支装满后可分别抽回,烟支全部落于烟箱中。所述上抽板与下抽板上位位置的垂直间距略大于烟支直径,使上、下抽板间仅置放一层烟支,烟支不致散乱。将两个烟箱组装起来,组装后的烟箱尺寸与现有卸盘机的烟盘尺寸相同,可直接用于卸盘机。在墙板上相对烟箱两侧还设有用于烟箱挡块,防止烟箱偏移。
2.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不影响原机的正常运行,操作方便,不影响原机的生产和维护,不使用时,原机可恢复原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图2去除烟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烟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图6中烟箱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烟箱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抽板位于上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抽板;2.下抽板;3.烟箱;4.第一气缸;5.同步带;6.第二气缸;7.伺服电机;8.滑块;9.烟箱销,10.墙板,11.竖直条孔,12.第一水平条孔,13.第二水平条孔,14.固定架,15.检测皮带,16.第一带轮,17.第二带轮,18.升降滑道,19.凹型槽,20.烟支,21.烟箱挡块,22.底座,2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74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缓冲托辊组支架
- 下一篇:便携式钓鱼杆自动拔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