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高压复合鼓型密封圈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47367.2 | 申请日: | 201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5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方珀;张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J15/18 | 分类号: | F16J15/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复合 密封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液压缸用耐高压复合鼓型密封圈。
背景技术
煤矿的液压支架的千斤顶有以下特点:1、数量大,每套支架大约有上千条油缸千斤顶;2、各个工厂的液压缸的加工精度普遍较低,因此造成缸壁与活塞头之间的挤出间隙较大;3、液压支架油缸的工况恶劣,工作强度大,工作要求高。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实施例一:目前在煤矿中低端液压支架千斤顶孔用密封件,主要采用单体聚氨酯鼓型密封圈,此种密封圈的耐压为40MPa,结构简单,缺少弹性空间,易扭转;密封接触面积大,易爬行;缺少润滑,导致磨损较快。同时,如图2图3所示,此种密封圈的密封体弹性单一,缺少持续弹性,如图2所示,压力从左方向来时密封圈朝右偏移,如图3所示,压力从右方向来时密封圈朝左偏移,当压力变化时,难以快速反应。此种密封圈安装在封闭式沟槽中,安装困难。
如图4所示,现有技术的实施例二:一种进口复合型鼓型密封圈,由滑环、弹性体和挡圈组成,压力提升到60MPa,解决了接触面积大、易爬行、缺少润滑等技术问题。但是,此种密封圈要求油缸的精度高,在缸壁与活塞头之间的单边挤出间隙不稳定时,因挡圈相对单薄,当压力瞬间急速增高时,挡圈易断裂,从未导致密封失效。而且,橡胶弹性体缺少一定的挤压空间,影响了挡圈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高压复合鼓型密封圈,解决液压缸缸壁与活塞头密封表面之间的匹配问题,在低压、高压情况下,均能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同时可以承受瞬间高压、保压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高压复合鼓型密封圈,用于液压缸的缸壁与活塞头的密封,所述的密封圈具有密封滑环、弹性体以及挡圈,所述的弹性体与密封滑环密合,所述的挡圈包围在密封滑环与弹性体外围,所述的弹性体底部开有弓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弹性体底部具有凸边,所述的挡圈底部具有凹槽,所述的弹性体的凸边嵌扣在挡圈的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密封滑环表面开有油槽。可以缓冲两边压力方向转换时带来的扭转,同时可以存储油脂和介质来达到润滑的目的,极大地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的密封滑环由抗水解聚氨酯制成,所述的弹性体由丁腈橡胶制成,所述的挡圈由增强型聚甲醛制成。结合各种材料的优势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承受更高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的弹性体与密封滑环的密合处为梯形。因此,增加了弹性体与密封滑环的结合面积,使两者更好的啮合,防止在密合处出现泄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缸壁和活塞头之间的单边挤出间隙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时,本实用新型的挡圈相对较牢固,当压力瞬间急速增高时,不易断裂,因此,密封圈不易失效。弹性体具有挤压空间,保证了挡圈的正常使用。弹性体底面的弓形槽设计,当压力瞬间增高时可以具有极大的缓冲,并持续对密封滑环和弹性体给予补偿。有效地解决了液压缸缸壁与活塞头密封表面之间的匹配问题,在低压、高压情况下,均能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同时可以承受瞬间高压、保压性能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实施例一受到左方向压力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实施例一受到右方向压力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密封滑环,2、弹性体,3、挡圈,4、油槽,5、弓形槽,6、缸壁,7、活塞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所示,一种耐高压复合鼓型密封圈,用于液压缸的缸壁6与活塞头7的密封,密封圈具有密封滑环1、弹性体2以及挡圈3,密封滑环1由抗水解聚氨酯制成,弹性体2由丁腈橡胶制成,挡圈3由增强型聚甲醛制成。弹性体2与密封滑环1密合,挡圈3包围在密封滑环1与弹性体2外围,弹性体2底部具有凸边,挡圈3底部具有凹槽,弹性体2的凸边嵌扣在挡圈3的凹槽内,弹性体2底部开有弓形槽5。密封圈的压力提升到150MPa,不易爬行。
密封滑环1表面开有油槽4,可以缓冲两边压力方向转换时带来的扭转,同时可以存储油脂和介质来达到润滑的目的,极大地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弹性体2与密封滑环1的密合处为梯形,增加了弹性体2与密封滑环1的结合面积,使两者更好的啮合,防止在密合处出现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73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光、储微电网系统的储能容量选取方法
- 下一篇:环胺催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