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抽油烟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47332.9 | 申请日: | 201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7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范红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红斌 |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李凤岐;宋秀珍 |
| 地址: | 722300 陕西省宝***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抽油烟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厨房的新型抽油烟机。
背景技术
抽油烟机给厨房带来了清洁,可是,日久天长,抽油烟机便会被油腻附着,这种油腻粘度大,附着力强,开放处尚好擦洗,扇叶和电机却无论如何不易清洁,仅靠喷油烟清洁剂无法清洗干净,久而久之,扇叶以及扇叶与电机连接轴上附着油腻重量不断增大,使扇叶和电机工作时的阻力加大,启动速度和转速变慢,耗电量增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抽油烟机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到城镇家庭中去,导致大量的电能被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式抽油烟机,改变传统抽油烟机的设计模式,使抽油烟机工作时避免油烟通过扇叶和电机,从而保持扇叶和电机的清洁,轻松工作,节约电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新型抽油烟机,具有壳体和排烟管,排烟管设置在壳体上方,所述壳体与排烟管连接处设置有集油槽,引流槽一端与集油槽连接,另一端与油杯连接,所述壳体下方通过挂板悬挂固定有风筒,且风筒位于排烟管的正下方,并使风筒的出风口正对排烟管的下端口,排气扇垂直固定在风筒内的支架上,所述挂板内制有进风道,且进风道上端口敞开,下端口与风筒相通。
所述挂板为四根,呈倒锥形均布在壳体下方,且挂板上端穿过壳体上的槽形孔固定连接在壳体上,下端固定连接在风筒下端。
所述集油槽呈环形,且位于排烟管下端口的下方;所述引流槽由两根交叉排列的V型引流槽组成;所述油杯呈锥形,且悬挂在两根交叉排列的V型引流槽的交汇处。
所述风筒为圆柱形,且其上端的出风口呈缩口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避免了油烟与扇叶和电机的接触,使扇叶和电机真正做到了免擦洗,特别是扇叶避免了油腻的附着,不增加阻力,不增加耗电,节约了电能;
2、风筒出风口呈缩口状,不但有利于聚风,提高风速,而且还可避免油烟回流进入风筒;
3、V型引流槽和锥形油杯可减小风阻,提高排烟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新型抽油烟机,具有壳体1和排烟管9,排烟管9设置在壳体1上方,壳体1与排烟管9连接处设置有集油槽2,集油槽2呈环形,且位于排烟管9下端口的下方;引流槽8由两根交叉排列的V型引流槽组成;油杯4呈锥形,且悬挂在两根交叉排列的V型引流槽的交汇处。壳体1下方通过挂板10悬挂固定有风筒7,且风筒7位于排烟管9的正下方,并使风筒7的出风口正对排烟管9的下端口,排气扇5垂直固定在风筒7内底部的支架6上,挂板10内制有进风道3,且进风道3上端口敞开,下端口与风筒7相通。挂板10为四根,且呈倒锥形均布在壳体1下方,且挂板10上端穿过壳体1上的槽形孔11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下端固定连接在风筒7下端。所述风筒7为圆柱形,且其上端的出风口12呈缩口状。
其中挂板10既起着进风道作用,又起着悬吊、固定风筒7及排气扇5的作用。风筒出风口12呈缩口状,不但有利于聚风,提高风速,而且还可避免油烟回流进入风筒7。
工作原理:当抽油烟机工作时,排气扇5将空气自进风道3吸入风筒7,从风筒7的出风口12高速排出进入排烟管9,通过高速气流带动油烟自排烟管9排出,避免了油烟与扇叶和电机的接触,使扇叶和电机真正做到了免擦洗,特别是扇叶避免了油腻的附着,不增加阻力,不增加耗电,节约了电能。排烟管壁上凝结的废油液顺壁流入集油槽,再顺引流槽滴入油杯。V型引流槽和锥形油杯可减小风阻,提高排烟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红斌,未经范红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73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