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控LED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46652.2 | 申请日: | 201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3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吴英;向毅;江永清;李斌;周兆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1L33/38 | 分类号: | H01L33/38;H01L33/1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余锦曦 |
| 地址: | 40133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le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发光LED,具体而言是一种亮度可控的LED。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变压器式传感器,主要有三种结构类型:一是变气隙型、二是变截面型、三是螺管型。
LED被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等领域,随着LED的发展,传统的LED主要为单晶硅芯片结构,这种结构只能单片集成光探测,不能单片集成光发射。因此,在制造微激光器、发光二极管等光纤设备时,还必须采用其它材料,如砷化镓来发送和接收光脉冲信号,难以实现硅基全光系统的集成化制作。
现有技术的显著缺点是:传统LED无法生成纳米尺度的激光和单光子光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LED,可生成纳米尺度的激光和单光子光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控LED,包括硅基底层、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关键在于:所述硅基底层的上端面生成有衬底,该衬底的上端面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衬底的上端面还设置有CVD生长纳米条,该CVD生长纳米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CVD生长纳米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分别连接有LED管脚;
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衬底和CVD生长纳米条上还覆盖有氧化铝层;
所述氧化铝层上生成有第一控制脚和第二控制脚。
纳米材料具有准一维结构,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光敏感材料。而且,利用CVD生长纳米条研制光信号发射器LED,这种基于纳米材料制成的可控LED,就能够生成纳米尺度的激光和单光子光源,可产生与目前光纤网络广泛使用的光波一致的光。并且,如果改变纳米材料的尺寸,还可以产生不同波长,也就意味着多种颜色的光束。
通过第一控制脚和第二控制脚向纳米条施加电场,通过电场控制纳米条的能带分布,影响电子与空穴的复合程度,从而控制LED的发光亮度。
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钛电极。
所述第一控制脚和第二控制脚为钛脚。
所述衬底为二氧化硅层。
所述氧化铝层为三氧化二铝。
所述硅基底层掺杂有磷和硼。使硅基底层可形成底电极,充当栅极,实现LED的调制。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一、能够生成纳米尺度的激光和单光子光源;
二、可产生与目前光纤网络广泛使用的光波一致的光,有利于实现硅基全光系统的集成化制作;
三、通过电场控制纳米条的能带分布,形成亮度可控的LED;
四、改变纳米材料的尺寸,还可以产生不同波长,形成多种颜色的光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
一种亮度和色彩可控的可控LED,设置有硅基底层1、第一电极3a和第二电极3b,所述硅基底层1的上端面生成有衬底2,该衬底2的上端面设置所述第一电极3a和第二电极3b,所述衬底2的上端面还设置有CVD生长纳米条4,该CVD生长纳米条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3a,CVD生长纳米条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极3b,所述第一电极3a和第二电极3b上分别连接有LED管脚5;
所述第一电极3a和第二电极3b之间的衬底2和CVD生长纳米条4上还覆盖有氧化铝层6;
所述氧化铝层6上生成有第一控制脚7a和第二控制脚7b。
通过第一控制脚7a和第二控制脚7b向纳米条施加电场,通过电场控制纳米条的能带分布,影响电子与空穴的复合程度,从而控制LED的发光亮度。
所述第一电极3a和第二电极3b为钛电极。
所述第一控制脚7a和第二控制脚7b为钛脚。
所述衬底2为二氧化硅层。
所述氧化铝层6为三氧化二铝。
所述硅基底层1掺杂有磷和硼。使硅基底层1可形成底电极,充当栅极,实现LED的调制。
尽管以上结构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如更改CVD生长纳米条4的形状,第一电极3a和第二电极3b、第一控制脚7a和第二控制脚7b的材质等,以及三氧化二铝上控制脚的数量变化等,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66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