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尾真空玻璃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46539.4 | 申请日: | 2010-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7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东;闻继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卫东 | 
| 主分类号: | C03C27/06 | 分类号: | C03C27/06;C03B23/2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刘莎莉 |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玻璃,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生产率高和成本低的无尾真空玻璃。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虽然我国在真空玻璃研发上已作了大量工作,奠定了产业化基础。但要实现大规模产业化还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操作多,因而产品质量不稳定,成品率低,加之生产线连续化程度也低,使生产效率低,生产规模也上不去,产量小,成本高,无法形成良性循环。另外,两块玻璃中间的支撑物多为金属材料,使热传导系数加大,因此热传导快;布放和固定支撑物工艺复杂难度大;同时在抽真空后,玻璃的一处留有保温瓶似的小尾巴,运输时易碰坏而漏气。由于成品率低,提高了成本,又由于生产规模小,各种分摊成本加大,导致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安全、生产率高和成本低的无尾真空玻璃。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上下两层玻璃板、支撑物、抽气孔和真空腔,其特征在于:上下两层玻璃板中间采用非金属支撑物,??6mm抽气孔开在单块玻璃板的一角处,抽气孔顶部固定有易熔环,上下两层玻璃板中间呈真空腔。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非金属支撑物的材料为氧化锆或硅酸锆;
所述的非金属支撑物的形状为高0.3mm的球、环状和柱状,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定位成方阵式铺放的非金属支撑物,当普通玻璃时,其间距为30×30mm;
所述的抽气孔顶部易熔环封住抽气孔后,易熔环的外表面与玻璃板的外表面平齐;
所述的真空腔的厚度为0.3m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用易熔环封口形成无尾真空玻璃,采用非金属支撑物,降低了热传导系数,一般非金属支撑物1公斤120元,丝网印刷技术定位铺放,每人每天可铺放1000—1200m??,生产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中: 1.玻璃板, 2.非金属支撑物, 3.抽气孔, 4.易熔环,
5.真空腔, 6.封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效果,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
如图1所示:上下两层玻璃板1中间采用非金属支撑物2,所述的非金属支撑物2的材料为氧化锆或硅酸锆;其形状为高0.3mm的球、环状和柱状,非金属支撑物2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定位成方阵式铺放,当普通玻璃时,其间距为30×30mm,上下两层玻璃板1中间呈0.3mm真空腔5,??6mm抽气孔3开在单块玻璃板1的一个角处,抽气孔3顶部固定有易熔环4, 易熔环4在真空炉内加温融化而封堵抽气孔3,并使易熔环4的外表面与玻璃板1的外表面平齐或呈凹面。
使用时,在上片玻璃开抽气孔3,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定位,用定位合片反转法布放呈方阵式的非金属支撑物2,上片玻璃板1在封边处打坡度,然后,清洗合片用低温玻璃粉封边5,进高温炉烧结,控制好温度进程来保证玻璃的应力,冷却后检查是否有漏气,有漏气的从新烧结,然后,放进高温真空炉进行抽真空,当真空度到达指标后加温让玻璃排气,排气后再升温则易熔环4融化而封堵抽气孔3。
其优点是:用易熔环封口形成无尾真空玻璃,采用非金属支撑物,降低了热传导系数,一般非金属支撑物1公斤120元,丝网印刷技术定位铺放,每人每天可铺放1000—1200m??,生产率高,成本低。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卫东,未经张卫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65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施工用临时支座
- 下一篇:适合纺制特高支纱的包缠纺纱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