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45195.5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9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褚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精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6 | 分类号: | G01M3/06;B41K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傅靖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气密性检测装置是专应用于对腔体机械产品进行密封性泄漏检测的仪器。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车桥、水箱、油箱等对容器有密封要求的生产中。
当前的气密性检测装置主要是通过气压计的原理以实现对待检产品气密性的检测,检测时是将待检产品扣合在一与之相吻合的底座上,使待检产品处于密封状态,并将其放置在水箱中,然后向底座内部充入气体,观测水面上是否有气泡产生,从而可得到待检产品的气密性状态。
然而当前的气密性检测装置仅仅是起到检测作用,对于检测后合格或不合格的产品需要工作人员分开设置,或通过另做标记的方式加以区分,容易产生因落标而使工作人员不知道产品是否合格的情况,还需要重新进行检测,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以实现对检测合格的产品直接进行标记以进行区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水箱,置于水箱中的产品放置底座,以及与所述产品放置底座相连通的送气管路,在所述产品放置底座的正上方还设置有刻印装置。
优选的,所述刻印装置包括刻印头和与所述刻印头相连接的气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在该检测装置上设置有刻印装置,可以直接将检测合格的产品进行标记以提示操作人员该产品的气密性良好,防止与未检测的产品或不合格产品混淆,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水箱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以实现对检测合格的产品做出标记以进行区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参见图1和图2,该装置包括水箱11,水箱内部设置有水位标识,用以标记水位的上限位置和下限位置,水箱上方设置有水位控制器12,用于控制水位的高低,水箱底部设置有出水口13和进水口14。水箱中间位置设置有产品放置底座15,该底座内部具有与待检产品相吻合的模具,将待检产品放置在模具上后,通过两侧的固定压紧装置16将其固定并压合,使待检产品处于一个密封的状态。
产品放置底座15侧面还设置有送气管路,通过送气管路向底座内部冲入气体,如果待检产品的气密性良好,则水面上没有气泡出现,否则有气泡出现。
产品放置底座15的正上方设置有刻印装置,参见图2,包括支架21和由气缸22带动上下运动以进行标记的刻印头23,刻印头23可以是方形结构,也可以是圆形结构,其形状可以任意设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待检产品放置在水箱11中的产品放置底座15中的模具上,通过两者的吻合,使待检产品内部形成密封的空间,调节放置底座15两端的固定压紧装置16,将待检产品与模具压合。
启动水位控制器12控制进水口14向水箱11中注水,当水位达到水位标识的上限位时,停止注水,此时,水面覆盖待检产品的上表面。
启动设置在桌面20上的电气阀24,使设置在产品放置底座16中的进气管提供气体,气体压强通过气压显示器25进行显示,以方便工作人员观察气压的平稳性。通过进气管所提供的气体,使待检产品下方充满气体,若待检产品的气密性不好,则待检产品上方的水面会出现气泡,否则,则说明气密性良好。桌面上还设置有时间记录器,用以记录检测时间,通常情况下,每个待检产品的检测时间约为30秒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精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高精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51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照明装置及照明方法
- 下一篇:前向和逆向离散余弦变换的高效定点近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