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鸽、鸡养殖笼笼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4899.0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9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朱立民;赵建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立春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31/10 | 分类号: | A01K3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 笼笼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化养鸡设备的附属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养殖笼笼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鸡、鸽业越来越多地采用机械化集中上架笼养模式,鸡、鸽笼养方式所采用的养殖笼通常是几何状的钢网结构,一般由笼体与笼门组合构成。在采用笼养方式饲养过程中,鸡、鸽出笼十分频繁,这就要求鸽、鸡养殖笼笼门要符合操作方便、便于抓鸽、鸡出笼的要求。但是,现在技术的鸽、鸡养殖笼笼门大多采用以枢接轴为中心的旋转式结构,这种笼门在使用过程中,笼门处于活动状态,抓鸽、鸡过程中,活动的笼门妨碍抓鸽、鸡出笼的操作,因此操作起来极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鸽、鸡养殖笼笼门,采用这种鸽、鸡养殖笼笼门,可方便、快捷地抓鸽、鸡出笼。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一种鸽、鸡养殖笼笼门,它包括设于养殖笼上的门框、与门框相配合的门体和回转结构,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回转结构包括连接杆和门框顶部横杆,所述连接杆对称固定连接连在所述门体上部、门体垂直方向中心轴线两侧,其上端设有朝上的半圆形开口,半圆形开口套合在门框顶部横杆上,构成绕横杆转动的回转结构;在门体上部设有弹性拉紧结构;所述弹性拉紧结构包括弹性卡板、设置在门框顶部横杆之上的连接横杆和门体上边框中间向外凸出的外凸杆身,所述弹性卡板为向内弯曲的C型弹性钢片,其两端卷曲,上端套合在连 接横杆上,下端套合在门体上边框的外凸杆身上。
上述结构中,所述门体上边框的外凸杆身突出于门框所在的平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2.采用弹性拉紧结构,需打开笼门时,只要用手将笼门向内转动使得门体上边框中间向外凸出的外凸杆身越过门框所在的平面,松开手,弹性卡板的弹性力将笼门拉靠到笼体的顶部;需关闭笼门时,只要用手将笼门向外转动使得门体上边框中间向外凸出的外凸杆身越过门框所在的平面,松开手,弹性卡板的弹性力将笼门拉靠到笼体的门框上,笼门的打开和关闭操作十分方便、快捷。
3.笼门打开后,笼门靠到笼体的顶部,抓取空间较大,方便抓鸽、鸡出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鸽、鸡养殖笼上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笼门处于打开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面图。
图5为图3的C-C剖面图。
图6为门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2、3、4、5、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鸽、鸡养殖笼笼门,它包括设于养殖笼4上的门框、与门框相配合的门体1、回转结构和弹性拉紧结构;所述回转结构包括连接杆2和门框顶部横杆4.2,所述连接杆2对称固定连接连在 所述门体1上部、门体1垂直方向中心轴线两侧,其上端设有朝上的半圆形开口,半圆形开口套合在门框顶部横杆4.2上,构成绕横杆4.2转动的回转结构;所述弹性拉紧结构包括弹性卡板3、设置在门框顶部横杆4.2之上的连接横杆4.1和门体1上边框中间向外凸出的外凸杆身1.1,所述弹性卡板3为向内弯曲的C型弹性钢片,其两端卷曲,上端套合在连接横杆4.1上,下端套合在门体1上边框的外凸杆身1.1上;所述门体1上边框的外凸杆身1.1突出于门框所在的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需打开笼门时,只要用手将笼门向内转动使得门体1上边框中间向外凸出的外凸杆身1.1越过门框所在的平面,松开手,弹性卡板3的弹性力将笼门拉靠到养殖笼4的顶部,这时,抓取空间较大,方便抓鸽、鸡出笼;需关闭笼门时,只要用手将笼门向外转动使得门体1上边框中间向外凸出的外凸杆身1.1越过门框所在的平面,松开手,弹性卡板3的弹性力将笼门拉靠到养殖笼4的门框上,笼门的打开和关闭操作十分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立春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泰州立春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48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