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汽水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4697.6 | 申请日: | 201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3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海维饲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B01D53/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张钇斌 |
地址: | 51149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汽水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管道的附件汽水分离器,尤其涉及一种可除去蒸汽系统中的液滴、形成干燥蒸汽的汽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蒸汽管道设计中,汽水分离器的作用尤为重要,它确保了输送干燥蒸汽至后续设备,减小了冷凝水对阀座以及后续设备的冲蚀和腐蚀。而当前使用的汽水分离器基本都是挡板式结构,结构设计较为复杂,通过大量的铸造、焊接等一列的加工工艺,成本高,而且分离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效率高、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流量范围广泛的新型汽水分离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汽水分离器,包括干燥蒸汽出口、上盖体、主壳体、湿蒸汽入口、支架和排水口,湿蒸汽入口采用涡旋结构安装在主壳体上,干燥蒸汽出口位于上盖体的上方,排水口位于主壳体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的湿蒸汽入口位于主壳体的中间位置或位于主壳体靠下部区域2/3位置处。
所述的排水口为上端宽、下端窄的锥斗结构,安装于主壳体的正下方。
所述的干燥蒸汽出口位于上盖体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水分离器,湿蒸汽入口采用涡旋结构安装在主壳体的中间位置,蒸汽通过涡旋结构的入口进入,因为蒸汽有流速,因此会在壳体内部产生涡旋,从而使蒸汽和蒸汽中的水因为涡旋运动产生分级,蒸汽比较轻会从上出口走,水比较重,则从下出口流出;当湿蒸汽通过湿蒸汽入口进入到主壳体内部时,湿蒸汽呈螺旋式的运动轨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滴被分离至主壳体的内壁上,并由于自身的重力,向下运动,经排水口排出,而质量相对较轻的干燥蒸汽向上运动,由干燥蒸汽出口排出,从而实现汽水分离。湿蒸汽入口位于主壳体的中间位置或位于主壳体靠下部区域2/3位置处,即可利用蒸汽的轻的上浮、重的下沉的原理,又能保证蒸汽进入后有涡旋的空间,设计合理。排水口为上端宽、下端窄的锥斗结构,利于水滴的收集排出,排水口安装于主壳体的正下方,排水方向为垂直向下。干燥蒸汽出口安装在上盖体的正上方,输出干燥蒸汽的方向为垂直向上。本实用新型与普通挡板式汽水分离器相比,工作效率能增加10%~30%,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流量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参考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湿蒸汽入口的结构示意参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参考图。
图中,1为干燥蒸汽出口、2为上盖体、3为主壳体、4为湿蒸汽入口、5为支架、6为排水口,7为湿蒸汽、8为干燥蒸汽、9为水滴、箭头代表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新型汽水分离器,包括干燥蒸汽出口1、上盖体2、主壳体3、湿蒸汽入口4、支架5和排水口6,湿蒸汽入口4采用涡旋结构焊接在主壳体3的中间位置。干燥蒸汽出口1安装在上盖体2的正上方,输出的干燥蒸汽8方向为垂直向上。排水口6为上端宽、下端窄的锥斗结构,安装在主壳体3的正下方。
如附图3所示,湿蒸汽7通过涡旋式的湿蒸汽入口4进入到主壳体3内部,因为湿蒸汽7有流速,因此会在主壳体3内部产生涡旋,湿蒸汽7运动轨迹为螺旋式,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滴9被分离至主壳体3内壁上,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向下运动,经排水口6排出,而质量相对较轻的干燥蒸汽8则由干燥蒸汽出口1排出,达到汽水分离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海维饲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海维饲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46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水零排放湿法烟气脱硫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下排气旋风除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