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化坡面防护网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44419.0 | 申请日: | 201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4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余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奥达绿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G9/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世民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化 防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绿化坡面防护网。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修路、建房、兴修水利等基本建设工程的开展,开山劈岭等土石方工程也经常地大量地出现。一方面新开辟的边坡断面需加固维护,防止水土流失和冲垮边坡,同时被损坏的生态环境、绿化表层需迅速恢复,尽量减少环境破坏。
边坡加固的方法一是用水泥石料垒砌,此方式工程量大且不易绿化。二是用金属或塑料编织网覆盖,此方法成本高而寿命短,因为金属易锈蚀,塑料编织物易老化,且对环境有污染。三是架设水管道网,栽培树木花草,此种工程量最大,成本高,不易大面积推广实施。
实用新型《一种边坡防护栅网》提供了一种塑料栅网格板固定钉一体化的可拼接的边坡防护用品,结构简单施工容易,但对坡面绿化仍存在不便之处。如栽种、浇灌等;所以需要一种更方便绿化的坡面防护设施问世。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容易、便于绿化的坡面绿化防护设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绿化坡面防护网,其中:包括鱼鳞筐、横向绳、纵向绳、加固钉;横向绳、纵向绳将鱼鳞筐连接成鱼鳞状,由加固钉固定在坡面上。
所述的绿化坡面防护网,其中:所述的鱼鳞筐为上大下小半背篓状,其剖面边沿附着在坡面上。
所述的绿化坡面防护网,其中:所述的加固钉将鱼鳞筐边沿、横向绳、纵向绳的端头固定在坡面上。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绿化坡面防护网,设置在坡面后,将鱼鳞筐上方的土填入筐内,外高内低形成一个个鱼鳞坑。可接受降雨不用人工浇灌,鱼鳞坑内种植树木花草,形成绿化坡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绿化坡面防护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绿化坡面防护网结构包括鱼鳞筐1、横向绳2、纵向绳3、加固钉4;横向绳2、纵向绳3将鱼鳞筐连接成鱼鳞状,由加固钉4固定在坡面上。
鱼鳞筐1为半背篓(或半酒杯)状,即上大下小、上厚下薄,象剖开的半圆筐。其剖面边沿附着在坡面上。
施工过程可先用横向绳2将鱼鳞筐1连接成横串,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一行行铺设,相邻行的鱼鳞筐1上下错位斜向设置。然后再用纵向绳3加固成网状。
铺设完毕后,用加固钉4将鱼鳞筐1边沿、横向绳2、纵向绳3的端头固定在坡面上。
最后将鱼鳞筐1上方的土填入筐内,形成外高内低的一个个鱼鳞坑。坑内种植树木花草。
本实用新型可以人工浇灌,不便人工浇灌的地区也可以只接受降雨,进行自然浇灌,同样达到绿化环境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施工完毕后形成一个个鱼鳞坑,可接受降雨不用人工浇灌,方便地种植树木花草,形成绿化坡面。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具体实施例的描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奥达绿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奥达绿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44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织造复合土工膜
 - 下一篇:一种基坑支撑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