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漂浮船式槽型叶片负荷可调控水轮机水力发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43846.7 | 申请日: | 201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3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国 |
主分类号: | E02B9/00 | 分类号: | E02B9/00;F03B13/00;F03B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7066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漂浮 船式槽型 叶片 负荷 调控 水轮机 水力 发电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漂浮船式发电站,特别是一种利用自然江河水流动能的漂浮船式水轮机发电站。
背景技术
现有利用自然江河水流冲击漂浮船式水轮机发电技术,其整体功能结构设计不完善,机构设置不合原理,在技术上存在着缺陷与不足。如:现有技术设计不具备水轮机增速、调速功能,不能满足电网工频;现有技术设计无离合装置,不具备调节发电相位角;现有技术设计无动力调控装置,不能实现调节水轮机负荷;有的技术设计无法实现其发电目的,其技术设计不完备,整体功能结构不全。如专利97221864.5、200520139863.3、200710120011.3所涉及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该漂浮船式水轮机发电站是在自然江河水流中,利用在漂浮船上设置的槽型叶片负荷可调控水轮机聚集水流动能,使其水流动能转变成机械能,最终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具体内容如下:
将两艘漂浮船并列,在两艘漂浮船的船头和船尾用工字钢连接梁进行固定焊接,两船中间有一定距离,可以放置下一台水轮机,所述水轮机由在两艘漂浮船上分别设置的升降塔架进行支撑,并通过水轮机两边的轴传动齿轮与在两艘漂浮船上分别设置的增速机连接,每艘漂浮船上的增速机通过无极调速离合联轴器与在该漂浮船上的设置发电机连接。这样,一台水轮机带动两台发电机进行发电,实现一拖二式的发电。
上述漂浮船由在河岸上设置的固定钢丝牵拉绳和在河流中设置水下坠底锚钢丝牵绳进行牵引,在双重安全牵拉下保证漂浮船的稳定。
上述水轮机能在两艘漂浮船上设置的升降塔架支撑下做升降移动,当升降机将水轮机向上提升,水轮机的叶片脱离出水面,断开水流冲击,水轮机停止转动,便于安装与维修。当水轮机下降至河水之中,获取水流冲击动能,在水流动能的推动下,水轮机旋转产生转矩,水流动能将转变成水轮机的机械能转矩。
上述水轮机的叶片为槽型,叶片上开设有开口大小可调节的窗口门,调节槽型叶片水流阻力,控制水轮机动力负荷。
发电机发的电经控制电缆传输到控制柜内,经调频、调压、调节负荷、稳频、稳压后可并入电网中。
上述发电机可以采用卧式水轮发电机。
根据江河水流的自然条件,也可采用将发电机、增速机、无极调速离合器、控制柜固定在河岸上,这时船载水轮机的水轮机轴传动齿轮通过万向节伸缩式传动轴,将水轮机的动力转矩传递到增速机上,带动发电机发电。
上述漂浮船式水轮机发电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利用我国江河水流动能丰富的资源,具有巨大的再 利用开发价值,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水力动能资源,属于真正的绿色能源;本实用新型推广自然江河水流动能资源再利用发电技术,对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经济,减少煤电比例,将起到积极的有益效果;能控制水轮机动力负荷;利用增速机增加水轮机速度,达到发电机转速要求;通过离和装置设计,具备调节发电相位角。
附图说明
图1:发电机设置在漂浮船上的漂浮船式水轮机发电站结构示意图。
1、13.河岸上固定钢丝牵拉绳,2、14.工字钢连接梁,3、22.漂浮船,4.叶片,8.叶片窗口门,5.水轮机,6、21.控制柜,7、36.控制电缆,19、20.升降塔架,9、18.水轮机轴传动齿轮,10、17.增速机,11、16.无极调速带离合联轴器,12、15.卧式水轮发电机,23.河水下坠底锚钢丝牵拉绳,24.河水下坠底锚,A.漂浮船3的头,B.漂浮船22的头,C.漂浮船3的尾,D漂浮船22的尾,E.漂浮船22的中心点,F.漂浮船3的中心点。
图2:发电机设置在岸上的漂浮船式水轮机发电站结构示意图。
6.控制柜,7.控制电缆,10.增速机,11、16.无极调速离合联轴器,12.卧式水轮发电机,30、31.万向节联轴器,34.伸缩式传动轴,32、33.船岸间隔支撑梁及通道。
图3:漂浮船式水轮机发电站侧视结构示意图。
28、29.水轮机升降塔架侧支架。
图4:漂浮船式水轮机发电站正视结构示意图。
26、35.水轮机升降塔架斜支架,25、27.升降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国,未经张志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38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