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独立控温的变温子间室的冰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42183.7 | 申请日: | 2010-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3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周忠利;刘宜宁;耿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29/00;F25D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 地址: | 2306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独立 变温子间室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独立控温的变温子间室的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家用电器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实现冷藏、保鲜、冰温和冷冻等跨越冷藏与冷冻温区的多项功能,需要设置变温子间室。目前,变温子间室通常独立设置或设置在冷冻室之中。如果变温子间室采用独立设置则降低了冰箱容积利用率,如果变温子间室设置在冷冻室中,则其温度会严重受到冷冻室的影响,导致其温度非常难以控制。另外,目前的变温子间室都不具有独立的温度控制功能,因此目前宣传的一些变温、保鲜和软冻等功能实际上概念炒作多于实际应用,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特别提出了一种具有独立控温的变温子间室的冰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一种具有独立控温的变温子间室的冰箱,包括:冷藏室;变温子间室,所述变温子间室嵌入在所述冷藏室内;位于所述冷藏室和变温子间室后侧的出风道和回风道,其中,所述出风道通过第一控制阀与所述冷藏室相通,所述出风道通过第二控制阀与所述变温子间室相通,所述回风道分别与所述冷藏室的回风口和所述变温子间室的回风口相连;分别位于所述冷藏室和变温子间室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所述冷藏室和变温子间室的温度;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相连,根据用户对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变温子间室的温度设定值,以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值调整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或第二控制阀以控制所述冷藏室和/或变温子间室的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温子间室位于所述冷藏室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温子间室的顶部设有隔热层。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操作界面,所述操作界面设置在所述冰箱的面板之上,用户通过所述操作界面设置所述冷藏室和变温子间室的温度,所述操作界面将所述用户的设定温度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藏室的回风口和所述变温子间室的回风口之间设有隔热片。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温子间室为多个,每个变温子间室均设有一个独立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均由所述控制器控制。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为风门。
本实用新型通过变温子间室中对应的传感器和控制阀可对变温子间室进行精确的温度控制,从而从本质上解决了多温区冰箱制冷系统复杂的难题。另外,本实用新型将变温子间室设置在冷藏室中,能够大大地提高冰箱的容积利用率,从而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独立控温的变温子间室的冰箱示意图;
图2a-2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独立温控的变温子间室的冰箱的侧视图、后视图和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21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透传设备
- 下一篇:小麦胚芽蛋白饮料及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