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件夹头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1707.0 | 申请日: | 201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6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史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禾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7/04 | 分类号: | F16B7/0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4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置中的管件连接件,特别是一种用于将多个管件进行连接组装的管件夹头有关。
背景技术
在各类机械设备中,经常会用到各类管件组装而成的机架。普遍的传统机架是用管件通过焊接拼装,焊接方式制成的机架坚固,不易变形。
由于有些机架是临时使用,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做改变后重复使用,但是焊接方式得到的机架形状无法轻易改变,若要重复利用,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去裁剪、重焊,操作十分不便。
另外,有些机架是通过钢丝绳在管件节头上进行捆绑固定,但是这种方式固定十分不稳定,容易散架,存在较多安全问题。而且在行业中,所用到的管件种类不一,方管、圆管形状不同,固定麻烦。
所以本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出一种管件夹头,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管件夹头,可以将多个管件进行拼装,无需焊接、捆绑,拆装方便,使用灵活,可以循环重复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管件夹头,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夹头本体,在夹头本体上开设两 条相互垂直的管槽,在槽边沿上具有用于安装紧固螺栓的螺孔,紧固螺栓将两个夹头本体连接成一体。
所述的两条管槽相互贯通,形成十字状。
所述的两条管槽一侧贯通,形成T字状。
所述的管槽均为方形槽。
所述的管槽一条为方形槽,另外一条为弧形槽。
所述的管槽深度小于管件厚度的一半。
所述的管槽底部上开有圆形孔。
所述的管槽底部上开有方形孔。
所述的管槽底部上所开孔的两侧具有用于安装紧固螺母、螺钉的长槽,固定孔内放置的管件。
所述的螺孔至少为三个,且不在同一直线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诸多有益效果:
首先,本实用新型将多个独立的管件,连接成一体,比如:将两个管件各自安装在两条管槽内,然后将紧固螺栓旋紧,这样就可以实现两个管件的垂直连接。
其次,管槽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适用于各类管件,应用范围广,使用灵活。
另外,本实用新型拆装简单,管件和夹头均能重复利用,节省成本。最后,本实用新型固定可靠,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夹头本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管件夹头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夹头本体1,用紧固螺栓2紧固而成。夹头本体1从使用和成本角度考虑,可以采用质地轻巧,价格便宜的塑料加工而成。在本实施例中,夹头本体1上开设两条相互垂直的横向方形槽11和竖向方形槽12,竖向方形槽12的一段贯通至横向方形槽11的一侧。在竖向方形槽12的底部开设有圆形孔14。上述的槽体,其深度均小于所要连接管件的厚度一半,两个夹头本体1扣合时,才能有效紧固管件。
横向方形槽11的槽边和竖向方形槽12的两个槽边均设有螺孔13,用于旋固紧固螺栓2。螺孔13至少需要三个,且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固定牢固。另外,在圆形孔14的两侧开有长槽15,当圆形孔14处放置圆管件时,长槽15内侧放置螺母,外侧通过较长的紧固螺钉与螺母一起旋紧后,顶住圆管件进行固定。固定后,螺钉头部不能与夹头本体1相碰,否则起不到固定作用。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具有多种用法。1、将两个方形管件各自安装在横向方形槽11和竖向方形槽12内,然后将紧固螺栓2旋紧,这样就可以实现两个方形管的垂直连接。2、将一个方形管件安装在横向方形槽11内,然后将一个圆形管件插在圆形孔14上,紧固螺栓2旋紧,这样就可以实现一个方形管和一个圆形管的垂直连接。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 改动,比如两个方形槽11、12槽型的改变,圆形孔14孔型的变化等,均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禾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禾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17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