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腕式音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41674.X | 申请日: | 2010-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1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尹双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德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音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箱,尤其涉及一种可佩带在手腕上的便携式音箱。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消费市场的发展,具有多功能的小型化产品层出不穷,尤其是便于携带的装置如MP3、MP4、电子书阅读器等产品已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同时,一些更适合佩戴在方便的位置上的电子装置也开始流行起来,如佩戴在手腕上的MP3、麦克、无线电话等,将这些消费电子与手表或手表带接合,从而使之具有手表功能或方便佩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方便携带,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腕式音箱,包括具有空腔的音箱箱体和至少一个扬声器单元,所述音箱箱体为符合人体手腕形状的弧形体,并由方便佩戴的弹性材料制成,其端部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具有使用户可佩带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音箱还包括一个支撑装置,使所述音箱在非佩戴状态时,能够固定于桌面。
所述音箱箱体与手腕接触的表面,在与所述开口相对称的位置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大小与所述支撑装置的顶部形状相对应,使音箱箱体可以卡合在所述支撑装置上,形成固定。或者,所述支撑装置其顶部两侧具有凸起部分,使所述音箱箱体能够被卡合在所述凸起部分之间,形成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内部具有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连接电源,所述音箱箱体与所述支撑装置中的充电模块形成电连接。当所述充电模块为无线充电模块时,可实现对音箱的无线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音箱箱体表面具有操作按键。
优选地,所述音箱具有2个主动扬声器单元,所述主动扬声器单元在佩戴时朝向外侧,并关于所述箱体的中心位置左右对称,且被分别设置为左右声道扬声器单元。
本实用新型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以佩戴在手腕上的音箱,方便了用户随时随地听音乐的需求。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加以详细说明。应该指出的是,附图的目的只是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不是一种 多余的叙述或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装置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装置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音箱结构图。10为音箱箱体,其表面装配有两个主动扬声器单元11和12。音箱箱体10是一个密闭箱体,以提供一定的容积,它具有一定的曲度,以形成贴合人体手腕形状的弧形,方便佩戴。箱体10的端部(A和B)形成了一个开口部分13,其大小被设计为可以方便手腕佩戴和取下。当佩戴和拔下时,分别对A和B用力,以扩大13。由于箱体10采用弹性材料做成,因此不会使使用者在佩戴和拔下时感到不适。11和12关于箱体中心对称,分别设为音箱的左右声道单元,它们的位置被设计为在佩戴到手腕时朝向外侧。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更优化的装置结构图。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是,本装置具有密闭并符合人体手腕形状的弧形箱体20,且形成便于携带和取下的开口部分27。箱体20由弹性材料制成,以提高佩戴者的舒适感,其上的两个对称的主动扬声器单元21和22,与箱体的密闭腔体一起共同组成了音箱的必要技术特征部分。箱体与的中心位置表面设有按键操作面板23和24,以满足用户的功能控制需求。特别地,本装置还包括一个支撑装置25,以方便腕式音箱在非佩戴状态时能够置于其上,成为一个桌面音箱。在音箱箱体20与开口部分27想对应的表面处有一个凹槽26,可与支撑装置25的顶部形成配合关系。
在支撑装置25的内部具有充电模块,并与音箱形成电连接。这样,当音箱置于支撑装置25时,可实现对音箱的充电。当所述充电模块为无线充电模块时,可实现与音箱的无线电连接,对音箱进行无线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美观,将按键面板23和24所在的表面设计为凹面,也可以将它们直接置于箱体表面,以增加音箱腔体空间,提高声压,如图3所示,按键33和34位于箱体30的表面。另一方面,支撑装置35与箱体的配合,也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支撑装置35的顶部两侧具有凸起部分,以形成凹槽,使音箱中部置于凹槽内,从而能够稳定地立于桌面。31和32为两个对称的主动扬声器单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它们不是本实用新型范围的局限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所作出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德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德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16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尿素液供给及喷射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结构纹理破损文字编码的防伪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