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少留钢量的连铸中间包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1431.6 | 申请日: | 201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7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张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郭绍华 |
地址: | 462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留钢量 中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少留钢量的连铸中间包,属于冶金行业连铸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钢铁厂所使用连铸中间包的包底形状主要为水平状,小渣堰两侧为水平状,主要是防止中间包终浇时,在钢水较少的情况下,钢水混同钢渣流入结晶器。但是,此形状结构的中间包,包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中间包终浇后中间包留钢量一般都在2吨以上,影响连铸坯的钢水收得率,增加了过程成本。如何在中间包终浇时保证结晶器不下渣的情况下,减少中间包的留钢量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留钢量的连铸中间包,保证结晶器不下渣的前提下,减少中间包的留钢量,降低过程成本,提高连铸坯的钢水收得率,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少留钢量的连铸中间包,包含包体和包底,包底设有水口座砖,包体内迎钢面一侧的包底为倾斜结构,该倾斜结构在靠近水口座砖的周围较低,在包底靠近包体的部分较高。
包体内迎钢面一侧的包底为倾斜结构,其倾斜角度为25--30度,使中间包迎钢侧的钢水能够浇完。
该倾斜结构在靠近水口座砖的周围较低,以水口座砖为中心,形成一个直径1米的溶池,防止浇注后期卷渣进入结晶器。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中间包制作的时候就制成包体内迎钢面一侧的包底为倾斜结构,也可以对现有的平底中间包进行改造。
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可行等特点,在连铸中间包均可实施,由于包底的倾斜结构作用,可以少中间包终浇后的残留钢量,提高铸坯的钢水收得率,降低制造成本;采用本实用新型后,中间包的残留钢量每次可以控制在1吨左右,相对于原有的中间包每个浇次可以多成坯1.5吨左右,提高了连铸坯的钢水收得率。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包体1、包底2、水口座砖3、倾斜结构4、溶池5、塞棒6、上渣堰7、下渣堰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实施例中,一种减少留钢量的连铸中间包,包含包体1和包底2,包底设有水口座砖3,包体内迎钢面一侧的包底为倾斜结构4,该倾斜结构在靠近水口座砖的周围较低,在包底靠近包体的部分较高。包体内迎钢面一侧的包底为倾斜结构,其倾斜角度为25-30度,图中显示为30度,使中间包迎钢侧的钢水能够浇完。该倾斜结构在靠近水口座砖的周围较低,以水口座砖为中心,形成一个直径1米的溶池5,防止浇注后期卷渣进入结晶器。
本实施例是对现有的平底中间包进行改造,改造方法:将中间包的迎钢面一侧的包底在原有的基础上整体垫高向熔池倾斜,在原有包底与垫高部分中间用密排6#钢丝用打结料进行连接,防止分层,垫高部分在钢水流向塞棒6的一侧改造成30度的斜角,使中间包迎钢侧的钢水能够浇完,而在塞棒周围改造成一个直径1m左右的熔池,防止浇注后期卷渣进入结晶器。改造后的中间包使用了12次,每个浇次平均留钢量0.945吨,达到了预期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14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