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乳腺囊性增生中药乳罩内衬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1151.5 | 申请日: | 2010-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1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牟国华;王文虎;曹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牟国华 |
主分类号: | A41C3/00 | 分类号: | A41C3/00;A41C3/12;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腺 增生 中药 乳罩 内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详细地讲是一种乳腺囊性增生中药乳罩内衬。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乳房囊性增生病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增生性的病变。它包括慢性增生和小叶增生两类,所以也称“乳房囊性增生病”或“慢性囊性乳房病”,通俗称为“乳腺小叶增生”。临床表现以乳房肿块疼痛经前加重、经后减轻为主要特征,好发于30-50岁的妇女。乳房囊性增生病属于中医“乳癖”范畴。临床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经常使用中药。将中药研碾成细末,装入2cm×2cm小药包内,放入乳罩内层。目前使用的普通乳罩形式各异,但是并没有专门可放置药包的设计,因而需要对乳罩进行拆改,因此这种治疗方法操作麻烦,患者不易接受。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乳腺囊性增生中药乳罩内衬,结构简单,便于取放药物,并且保证药物位置稳定,有利于药物通过渗透作用于患处,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乳腺囊性增生中药乳罩内衬,设有衬体,其特征在于,衬体为两层棉布缝制,由两个连接的罩杯组成,与乳罩内侧相附合,衬体的罩杯处设有2-3条缝线,将罩杯分隔成3-6个盛药室,罩杯的外侧边缘设有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便于取放药物,并且保证药物位置稳定,有利于药物通过渗透作用于患处,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衬体,2.罩杯,3.开口,4.盛药室,5.缝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设有衬体1,衬体1为两层棉布缝制,由两个连接的罩杯2组成,与乳罩内侧相附合,衬体1的罩杯2处设有2~3条缝线5,将罩杯2分隔成3~6个盛药室4,盛药室4的大小为2.5cm×2.5cm,罩杯2的外侧边缘设有开口3。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根据需要治疗的位置,通过开口3将规格为2cm×2cm的中药包放入罩杯2上相应的盛药室4内,然后将衬体1附合在乳罩内侧,使患者带上乳罩,这样,中药包可稳定的对应患处,其中的中药通过渗透作用于忠处,起到治疗作用,也可以将衬体1直接缝接在乳罩内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牟国华,未经牟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11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