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砼预制构件塔桅式结构基础的水平连接系统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1037.2 | 申请日: | 201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9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正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正义 |
主分类号: | E02D27/44 | 分类号: | E02D27/44;E04C5/10;E04C5/12;E04G2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构件 塔桅式 结构 基础 水平 连接 系统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周期移动使用或固定使用的塔桅式机械设备砼预制构件装配式基础的后张法预应力水平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电力、石油、信息、地矿、军事各领域的周期移动使用的如建筑固定式塔机、风力发电机、采油机、信号塔架、钻探机及大型陆基雷达等塔桅式结构基础,大都采用整体现浇砼基础,其明显弊端在于,资源利用率极低、施工周期长,寒冷地区制作周期更长,干旱地区施工困难,不能重复使用,同时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近年来已有砼预制构件组合式塔机基础问世,开辟了塔桅式机械设备基础组合式、重复使用、基础砼预制构件轻量化的方向和道路。但针对塔桅式机械设备组合基础重复使用和轻量化两大技术经济目标,存在砼预制构件水平连接系统构造复杂、制作工艺程序多、系统封闭性差等因素造成制作成本大、周期长、系统锈蚀严重造成重复使用次数少等产业化的不利因素。彻底突破这一技术瓶颈,大幅度减少占基础制作成本四分之一的预应力水平连接系统的工艺程序、降低制作成本同时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对塔桅式机械设备砼预制构件装配式基础的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任务是提供一种较现有后张法预应力技术构造节约钢材、减少工艺程序、系统封闭性和抗锈蚀性能提高进而提高钢绞线重复使用次数而大幅降低生产及使用成本的预应力水平连接构造系统,为塔桅式机械设备砼预制构件装配式基础的产业化创造技术条件。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塔桅式机械设备砼预制构件装配式基础的预应力水平连接构造系统的固定端的3种构造形式、张拉端的2种构造形式和贯穿其间的钢绞线水平孔道的构造形式。
钢绞线孔道构造(301)由水平设置于组成基础砼结构整体的各砼预制构件内的空间交叉的剖面为圆形的n条钢绞线水平孔道(2)构成,该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每条钢绞线水平孔道(2)的纵向轴心相互连通使每条孔道的任意横向剖切位置的两侧的圆形剖面的圆心重合;钢绞线孔道构造(301)的外壁为设置于砼内的钢或塑料管的管壁或预制构件的砼(1);各条钢绞线孔道构造(301)的垂直投影交会于基础砼结构的平面中心;钢绞线(4)贯穿于钢绞线水平孔道(2)内,每道钢绞线水平孔道(2)的两个端头分别与钢绞线(4)的固定端构造1号(101)或固定端构造2号(102)或固定端构造3号(103)和张拉端构造1号(201)或张拉端构造2号(202)连通;如图1、2、3、4、5、6、7所示。
固定端构造1号(101)的构造:固定端钢封口套管(25)为内径外向端大内向端小的水平管,管内空腔部分为平截头圆锥体,固定端钢封口套管(25)的内径较大的圆环形底面与基础砼预制构件(22)的砼(1)的外立面相平,固定端钢封口套管(25)的内径较小的圆环形底面与固定端钢水平套管(24)的圆环形剖面的内径相同且与固定端钢水平套管(24)的水平外向端面连接,承压圈2号(23)的外径大于或等于固定端钢水平套管(24)的外径,承压圈2号(23)的中心的圆孔直径大于或等于钢绞线水平孔道(2)或钢管(3)的内径,承压圈2号(23)的外向面与固定端钢水平套管(24)的内向面连接;固定端过渡管1号(9)的横剖面为圆环形,固定端过渡管1号(9)的外向端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承压圈2号(23)的内向面孔径,固定端过渡管1号(9)的外向端与承压圈2号(23)的内向面连接;钢管(3)的横剖面为圆环形,钢管(3)的外向端与固定端过渡管1号(9)的内向端连接;组合后的固定端钢封口套管(25)与固定端钢水平套管(24)、和承压圈2号(23)和固定端过渡管1号(9)和钢绞线水平孔道(2)或钢管(3)的纵向轴心重合为同一水平直线;钢绞线定位板(5)为圆柱体,其外径小于固定端钢水平套管(24)的内径、钢绞线定位板(5)的厚度与钢绞线锚头(8)的长度之和小于固定端钢水平套管(24)的长度,钢绞线定位板(5)上设有与该圆柱体纵向轴心同方向的圆孔1号(28)m个,该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圆孔1号(28)的内径大于钢绞线(4)的外径同时小于钢绞线锚头(8)的外径;固定端封闭件(10)为橡胶或塑料或木质的平截头圆锥体,该平截头圆锥体的上、下底面的内径与固定端钢封口套管(25)的外向端和内向端的内径对应相等;
固定端钢封口套管(25)、固定端钢水平套管(24)、承压圈2号(23)和固定端过渡管1号(9)的组合体为钢质,其制作工艺为机加工成零件后经组装焊接为一个组合体,或以铸造工艺一次成型为该组合体;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正义,未经赵正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1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淹水时能够指示位置的井盖
- 下一篇:输电线路铁塔静压小群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