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踏板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40485.0 | 申请日: | 201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3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川井修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井修司 |
主分类号: | B62M3/08 | 分类号: | B62M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高月红 |
地址: | 日本神户垂***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踏板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踏板,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行车踏板总成。
背景技术
一般的自行车都配置有踏板(Pedal),该踏板主要设于该自行车的曲柄上,以供骑乘者踩踏使自行车产生一向前或向后的动力。
参阅图1,惯用踏板包含有一踏板本体11以及一踏板轴12,其中该踏板本体11两侧内部各设有轴承111、112,该踏板轴12具有一螺设于该曲柄13的第一端121以及一穿置各该轴承111、112且锁设有一定位螺帽14的第二端122,使该踏板本体11得以相对于该踏板轴12枢转。然而,此习用踏板的结构设计造成该踏板本体11厚度过厚,而具有制作该踏板本体11的材料成本过高、容易造成骑乘不稳的情事发生、以及造成动力传达不佳等缺陷。
为此,参阅图2,为中国台湾的申请第99207825号“自行车踏板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主要包含一踏板本体21藉由一踏板轴22而枢设于一螺设于曲柄23上的接头24,藉由将该踏板本体21为一无轴承设置的结构设计,而使得其踏板本体21厚度较上述习用踏板本体11而言得以减少其厚度,以解决高成本、骑乘不稳、以及动力传达不佳等问题,然而,该“自行车踏板结构”专利前案仍具有须立即改善的缺陷:
其一、该踏板在组装时,必须先将该踏板轴22对准并穿置于该踏板本体21后再拿取工具将螺帽25锁设于该踏板轴22的一端,使该踏板轴22与该踏板本体21两者完成锁定,且组装后该踏板轴22又必须嵌设于该接头24的轴承241内,是以,该踏板本体21无法直接枢设于该接头24上,因而造成组装工时增加。
其二,该踏板在制作时,由于该踏板本体21须与该踏板轴22进行组装,且该踏板轴22须与该接头24组装,因此,在制作上须严格的控制各构件彼此 之间的公差,增加该踏板的制作成本。
因此,需开发出一种新的自行车踏板总成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踏板总成。该自行车踏板总成不仅能降低该踏板的组装工时,还能降低该踏板的制作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踏板总成,适用于组装在自行车的曲柄上,该踏板总成包含有:一转接头,其具有一第一组合部以及一组设于该曲柄的第二组合部;一无轴承踏板本体,其具有二供踩踏的端面以及一连接该二端面的外侧面,且该外侧面一体成型有一枢设于该第一组合部的嵌合部。
较佳地,该转接头的第一组合部呈凹槽型态,且其内至少组设有一供该嵌合部嵌设的轴承。
较佳地,该曲柄具有一螺孔,该转接头的第二组合部外表面具螺纹以螺设于该螺孔。
较佳地,该无轴承踏板本体具有一贯穿该二端面的通孔,该通孔具有一相对于该外侧面的内侧面。
较佳地,该无轴承踏板本体的内侧面成型有补强肋。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踏板本体厚度较惯用踏板本体而言得以减少其厚度,藉以达到降低该踏板的材料成本,而且还能降低该踏板的组装工时,增加骑乘者骑乘时的稳定性、增加骑乘时有较佳的动力传达效果、降低该踏板整体重量、以及增加该踏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惯用自行车踏板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中国台湾的申请第99207825号“自行车踏板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显示补强肋为复数支肋条相互交叉的型态;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显示补强肋为单一肋条的型态;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显示补强肋为Y字型的型态。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公知部分
踏板本体11 轴承111、112
踏板轴12 第一端121
第二端122 曲柄13
定位螺帽14
踏板本体21 踏板轴22
曲柄23 接头24
车由承241 螺帽25
本实用新型部分
曲柄31 螺孔3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井修司,未经川井修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04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