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线调光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0101.5 | 申请日: | 201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7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葛良安;姚晓莉;华桂潮;杨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飞特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H05B4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王宝筠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线 调光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线调光器。
背景技术
目前,相位控制的调光器有主要有前沿调光器和后沿调光器,前沿调光器通常是采用可控硅相角斩波进行调光,后沿调光器主要利用可控关断器件(如MOSFET,IGBT等)作为斩波开关进行后沿相角斩波调光。
参见图1,示出现有的前沿调光器的结构,调光器包括双向可控硅Q1及其触发电路。在交流电每个周期电压过零附近,可控硅Q1电流自然过零而关断,可调电阻R1对电容C1充电,当电容C1的充电电压上升至双向触发二极管DB3触发电压时,触发双向可控硅Q1导通。通过改变可调电阻R1的阻值,改变电容C1的充电时间,从而改变双向可控硅Q1的导通角,使调光器的输出电压V1上的斩波电压的前沿斩波角度变化。图2示出理想的前沿调光器输出的相角斩波电压波形。
前沿调光器广泛应用于白炽灯的调光,是一种低成本调光方案。但该前沿调光器输出接开关电源负载时,双向可控硅Q1触发导通后,如果开关电源交流输入侧电流小于双向可控硅Q1最小导通维持电流时,双向可控硅Q1将关断,造成调光器工作异常。
常用的传统后沿调光器方案为三线制结构,见美国专利US5038081(LutronElectronic,“REVERSE PHASE-CONTROLLED DIMMER”)中三线制后沿调光器。如图3所示,示出该后沿调光器的结构,二极管D1、电容C2、二极管D4、电阻R5构成的辅助源,为斩波开关(MOS管Q1和MOS管Q2)提供导通驱动电压,交流电经调光电阻R6对电容C5充电,达到双向触发二极管D2触发电压时,驱动光电耦合器IC1导通,MOS管Q1和MOS管Q2栅极也随之被拉低,触发MOS管Q1和MOS管Q2关断。MOS管Q1和MOS管Q2关断后其两端承受电网电压令三极管Q3导通,维持MOS管Q1和MOS管Q2关断直至电网电压过零。由于电路中的触发二极管D2和光电耦合器IC1都采用双向式的,使电网电压的正负半周输入下调光器都能正常工作。该方案中调光通过电阻R6和电容C2延时实现。图4是理想的沿调光器输出的相角斩波电压波形。
上述两种对交流电的前沿和后沿斩波方式,斩波开关长期工作在斩波模式下,斩波角度的大小受输入电压变化的影响,斩波角度越大调光器输入侧的功率因数越低,降低电能的使用效率,并且斩波电压的突变会引起较大的电磁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三线调光器,本实用新型可使斩波角度的大小不受交流电电压变化的影响,这样后级驱动器通过检测斩波角度调光,调光亮度不受交流电电压变化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一种三线调光器,设置在交流电两个输入端之间的过零检测电路,设置在交流电一个输入端和调光器一个输出端之间的斩波开关,与所述过零检测电路和所述斩波开关相连接的斩波开关控制电路,以及为所述斩波开关控制电路供电的辅助供电电路: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用于检测交流电的过零电压,检测到过零电压时发送过零检测信号到所述斩波开关控制电路;所述斩波开关控制电路,用于接收调节信号和过零检测信号,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到所述斩波开关,使斩波开关在设定个数的交流电周期内工作在斩波状态,在其它交流电周期内工作在全导通状态;在斩波状态下,通过过零检测信号控制所述斩波开关关断或导通,经设定时间后,再控制所述斩波开关改变当前工作状态,直到交流电进入下一个过零电压,使调光器输出斩波电压,所述的设定时间由调节信号决定。
优选的,所述调节信号包含一个或多个调节类型,所述的调节类型包括调节亮度,调节颜色和调节色温;在同一个调节类型下,调节信号的不同状态决定调节类型值的状态,即决定亮度的大小,或颜色的深浅,或色温的高低。
优选的,所述的调节类型可以用斩波电压特征参数表示,所述的斩波电压特征参数包括斩波电压个数、斩波角度、斩波占空比、斩波导通时间和斩波关断时间;不同的调节类型可以对应相同或不同的斩波电压特征参数;在同一个调节类型下,斩波电压特征参数的状态对应调节类型值的状态,即对应亮度的大小,或颜色的深浅,或色温的高低。
优选的,斩波开关控制电路可采用数字控制方式。
优选的,当所述的斩波开关包括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的门极相连接作为斩波开关的第一控制极,其源极相连接作为斩波开关的第二控制极,其漏极分别连接交流电的一个输入端和调光器的一个输出端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飞特电子(杭州)有限公司,未经英飞特电子(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01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