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件连接用夹紧套的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40015.4 | 申请日: | 201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6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广桐;朱张泉;蒋利荣;傅建国;宣为民;余铁均;赵莹;湛世强;金淼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06 | 分类号: | F16L4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18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夹紧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管件连接的定位夹紧件。
背景技术
管材连接技术随着管材种类的增加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现有的新型管材,如PEX管(交联聚乙烯管)、PB管(聚丁烯管)等多采用滑紧式连接方式,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9-05-13公开了专利号为“200810163020.5”,名称为“滑紧式铝塑复合管”的专利,其方案为:先将滑紧卡套套入复合管端部,再连同复合管一起插入连接体的管内撑上,利用专用工具在滑紧卡套外卡压,使复合管与管内撑外壁上的肋条紧密卡接,具有操作方便,易上手的特点;在实际操作中,复合管在与管内撑插接时可能出现安装不到位的情况,也就是说,复合管端部没有接触到管内撑指定的安装面,这种情况易造成连接不牢固、汽液泄漏等安全隐患,由于滑紧卡套卡压在复合管上,安装后便无法对复合管的安装位置进行检查,降低了该连接方式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管件连接用夹紧套的改进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对管件的安装位置进行观察,提高管件安装成功率及使用时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件连接用夹紧套的改进结构,包括夹紧套本体,其特征在于:夹紧套本体上开有至少一个观察口。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套本体由卡紧管件用的夹紧部以及限制管件插入长度用的定位部组成,所述观察口开设在定位部侧壁上。
进一步的,沿定位部侧壁均匀环布有2~4个观察口。
进一步的,所述观察口为圆孔结构、方孔结构或腰形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观察口的内端口设成倒角结构或圆角结构,防止在管件安装时观察口卡住管件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管件与连接体插装后,操作人员可通过观察口检查管件与夹紧套的相对位置,判断管件是否安装到位,进而对其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保证管件连接后的可靠性及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夹紧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管件、夹紧套、连接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管件连接用夹紧套的改进结构,包括夹紧套本体1,夹紧套本体1是由卡紧管件3用的夹紧部10以及限制管件3插入长度用的定位部11组成,沿定位部11侧壁均匀环布有2~4个观察口2,观察口2可以设计为圆孔结构、方孔结构或腰形孔结构,腰形孔结构可以增加观察范围;观察口2的内端口设成倒角结构或者是圆角结构,防止在管件3安装时观察口2内端卡住管件3端部。
如图2所示,安装时,先将夹紧套套入管件3端部,再连同管件3一起插入连接体4的管内撑上;操作人员通过观察口2对管件3的安装位置进行检查,若管件3端面没有接触到管内撑指定的安装面42,便需其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使两者接触,最后利用专用工具在夹紧套的夹紧部10外卡压,使管件3与管内撑外壁上的肋条41紧密卡接,完成连接,连接体4可以是转角连接管、三通管或者阀门,采用上述方法连接后的管路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00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承口增强复合型塑料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