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试管架及配套试管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9925.0 | 申请日: | 201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8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倪君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立柏林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9/06 | 分类号: | B01L9/06;B01L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解政文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管架 配套 试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管架及配套试管。
背景技术
试管架是一种实验室设备,用于摆放试管。试管架可用木材或塑料等材料制成,通常由底座、面板以及用来连接和支撑的若干支柱组成。位于上部的面板有若干空洞,可以将试管插入其中;底座为平板,用于支撑试管。这样就可以使试管整齐摆放而不倾倒。试管架有不同的大小,以配合不同型号的试管。目前市场的油浴锅、水浴锅内一般只配备大型、单样本的冷凝加热装置,如果要进行小剂量多样本的循环冷凝加热试验,则没有合适的既能耐高温、又可以多样本同时进行循环冷凝加热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多样本同时操作,可进行加热-冷凝-再加热的循环工作模式的试管架及配套试管。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试管架,由上层面板、下层面板以及支柱组成,所述上层面板和下层面板平行,所述上层面板的左右两端与支柱连接;所述下层面板的左右两端与支柱连接;所述上层面板上设有若干上通孔,所述下层面板与上层面板的通孔对应的位置设有下通孔,所述上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下通孔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试管架,其中:上层面板、下层面板及支柱均由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试管,由管体和管帽组成,所述管体底部呈倒三角锥,所述倒三角锥的一个横截面的直径与所述下通孔的孔径相匹配;在所述管体的管口外壁上有螺纹;所述管帽的内壁上有与所述管体相匹配的螺纹,所述管帽的内径与所述管体的外径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试管,其中:所述管体由硅硼玻璃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试管架有两层面板,上层面板的通孔孔径大于下层,本实用新型的尖底试管能直立稳定放置在管架上。本实用新型的试管架的上层面板分布多个通孔,可以多样本同时处理,保证各样本反应的平行性。本实用新型的试管架为不锈钢材质,可以放置在油浴锅或水浴锅的加热槽内,耐高温。
本实用新型的试管适用于作为微量反应液的反应容器,且带有管帽,可有效防止加热反应溶液时,溶液的挥发性气体的溢出,从而达到循环加热冷凝的工作模式。
附图说明
图1为试管架俯视示意图。
图2为试管架左视示意图。
图3为试管的正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试管架如图1和2,由上层面板1、下层面板2以及支柱3组成,其中上层面板1和下层面板2呈平行状态,上层面板1和下层面板2由支柱3连接,支柱3支撑整个试管架使其能平稳放置于水平面上。上层面板1上设有若干上通孔4,下层面板2与上层面板1的通孔对应的位置设有下通孔5,上通孔4的孔径大于下通孔5的孔径,保证尖底玻璃管在管架上直立放置的稳定性。通孔的孔径大小和密度可以随玻璃管的直径进行调整。试管架的高度、长度、宽度及形状可以按照水浴锅、油浴锅等加热设备的内腔尺寸进行调整,以适应整个加热装置的连接;上层面板1和下层面板2之间的距离可以按照油浴锅的液面高度及玻璃管中反应试剂的量来确定,试管中的液面高度以不超过上层面板1和下层面板2之间距离的三分之二为适宜,且试管中液面高度要低于加热装置的液面高度。与试管架配套的尖底试管的高度和体积选择要依据需要加热反应的整个溶液体系的高度和体积来决定,通常所选尖底试管的高度和体积均至少为反应溶液的3倍以上;上通孔4的数目,可按照日常工作量及试管架的尺寸来均匀排布;试管架由不锈钢制成。
与本实用新型的试管架配套的试管如图3所示,由管体6和管帽7组成,管体6细长,其底部呈倒三角锥,适用于作为微量反应液的反应容器,在管体6的管口外壁上有螺纹;管帽7的内壁上有与管体6相匹配的螺纹,管帽7的内径与管体6的外径相匹配,管帽7通过螺口密封管体6,可有效防止加热反应溶液时,溶液的挥发性气体的溢出,从而达到循环加热冷凝的工作模式。管体6为硅硼玻璃质地,耐高温,耐酸碱。管体6的高度和体积根据反应溶液的体积确定,均至少为反应溶液的3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试管架上层面板上可放置冰袋,据此可以达到加热易挥发的溶剂时,“加热一冷凝一加热”循环的工作模式,即玻璃管底部少量易挥发的反应试剂在油浴锅的油液面以下,管架的上层在油浴锅的油液面以上,冰袋放置在管架上方各玻璃管之间,这样底部溶剂加热时,挥发的溶剂蒸汽到达管架上方时,冰袋起到冷凝作用,蒸汽又恢复到溶剂状态流回到管底继续加热,如此循环,可以使易挥发溶剂循环作用于管底的反应溶液,使之充分循环反应,而溶剂不会挥干。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立柏林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立柏林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9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