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件护栏打磨补漆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9688.8 | 申请日: | 201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5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马向凯;吴成明;回金楷;丁殿龙;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3/02 | 分类号: | B05B13/02;B05C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件 护栏 打磨 补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工装,尤其涉及一种在涂装小件生产线打磨工序和喷涂工序中使用的散件护栏打磨补漆架。
背景技术
在汽车涂装小件生产线打磨工序和喷涂工序中,涂装小件生产线打磨和喷涂是独立的工序,因为两个工序使用的工装是完全不同的,这就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对涂装小件进行工装的转移,造成人力、物力以及能源的浪费。中国专利CN2925632公开了一种喷涂支架,它包括二十四块永磁磁铁、二十四个立柱、一块底板及二十四个连接螺钉,二十四个立柱均匀分布于底板并焊接于底板上,二十四个连接螺钉把二十四块永磁磁铁分别固定于立柱上;二十四块永磁磁铁的结构相同,其为扁平圆柱形,中间设有一个圆孔,用于与立柱的连接;二十四个立柱的结构相同,其为圆柱形,直径比永磁磁铁的直径要小,与永磁磁铁连接的端面设有一螺纹孔;二十四个连接螺钉的结构相同,用于固定永磁磁铁于立柱,螺钉的上平面应比永磁磁铁的上平面低0.5MM左右;底板,为薄钢板四周折边形成。但是这种支架工装结构较为复杂,功能较为单一,只用于喷涂工序,不能用于生产线打磨工序,而且在工序衔接过程中对涂装小件进行工装的转移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支架工装较为结构复杂、功能较为单一、零件的转移不方便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散件护栏打磨补漆架,结构简单,能够在打磨工序和补漆工序两个衔接的工序中使用,可以随着生产线移动,不需要转移零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设有滑轮,所述底座上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若干定位销。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涂装小件生产线打磨工序和喷涂工序中均能使用,可以随线移动,减少了因涂装小件的转移造成的人力、物力及能源消耗,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的定位销可以按照零件的尺寸设计多个定位销组形成不同的工装来固定不同的零件。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应保险杠、通风窗盖板、后视镜等多种小件的涂装喷涂、打磨等工作,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工装设备,在进行涂装生产时减少新工装设备投入,进而节约项目资金费用。
作为优选,所述轮体为滑轮或万向轮。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定位台以及支撑定位台的若干支脚。支脚的长度相等,用于支撑定位台。定位台上用于固定需要进行打磨工序和喷涂工序的零件。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和所述定位台均由方钢搭接而成。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方钢的材料较为普遍,并且加工方便,可以有效缩短本实用新型制造时选材的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台为一四框体,所述框体内设有若干平行排列的横杆,所述横杆上设有若干定位销。横杆可以加强定位台的刚度,在横杆上可以布置多个定位销组,以方便不同的零件的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为四框体结构,所述底座上设有加强杆。加强杆可以加强底座的刚度。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在两个衔接的工序中使用,可以随着生产线移动,不需要转移零件,减少了因涂装小件的转移造成的人力、物力及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支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底座;2、固定支架;21、定位台;22、支脚;23、横杆;3、定位销;4、滑轮;5、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散件护栏打磨补漆架如图1、2 、3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为由方钢焊接而成的四框体结构,底座1上焊接有加强杆5,底座1下安装有四个滑轮4,底座1上焊接有固定支架2,固定支架2包括定位台21和支撑定位台21的四个支脚22,定位台21为一方钢焊接而成的四框体,框体内焊接有多个平行排列的横杆23,横杆23上布置有多个高度相等的定位销3。
在打磨工序和喷涂工序众,将零件放置在定位台21与零件上的定位孔相配的定位销3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96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龙门铣床的整体床身结构
- 下一篇:一种强腐蚀性液态消毒剂混合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