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夹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39277.9 | 申请日: | 2010-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4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沈康;唐立剑;卢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28 | 代理人: | 杨丹莉 |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夹紧装置在机械行业内运用较广,例如机械手、顶床等机械装置均采用液压夹紧装置。如图1所示,在机架11内安装由缸体12、活塞13、柱塞14组成的液压缸,利用柱塞14作为顶针,当通过油孔16往液压缸内注入压力油时,使柱塞14产生较大的推力,使需要夹紧的物体得到所要的夹紧力。由于柱塞14表面与密封件相接触,因此要求柱塞表面有较高的光洁度,一旦柱塞表面磨损或有损伤,就会造成液压缸泄漏而失效。因此,为保护柱塞14表面,现采取的措施是在柱塞表面装防尘套15。
但对于钢厂、矿区等多粉尘的工作环境而言,防尘套15较难完全防止灰尘对柱塞14的黏附伤害。此外,柱塞14运动的轨迹是依靠安装在柱塞14上的活塞13与缸体12的配合实现的,通过活塞13和缸体12的配合实现柱塞14运动时不会偏移,然而活塞13与缸体12并不直接接触,在活塞13和缸体12之间装有密封圈,密封圈为弹性材料具有一定的变形量,造成活塞与缸体表面接合不完全而导致一定的倾斜,从而使柱塞运动有所偏移,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夹紧装置,其结构简单,能够改进现有液压夹紧装置在多粉尘的工作环境下易发生磨损以及柱塞运动不稳定的问题,从而保证该液压夹紧装置的运行平稳。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夹紧装置,其包括一固定机架,此外还包括:
一柱塞,固定设于所述固定机架上,所述柱塞上设有一上油口和一下油口;所述柱塞内还设有一上油道和一下油道,分别与所述上油口和下油口对应导通;
一活塞,固定设于所述柱塞的端部;
一缸体,设于固定机架上,所述缸体内设有一密封腔体,所述活塞设于密封腔体内,将密封腔体分为左腔体和右腔体,所述上油道与左腔体导通,所述下油道与右腔体导通,所述缸体相对于固定设置的柱塞做轴向往复运动;
一防尘套,设于所述固定机架与缸体之间。
上述液压夹紧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当压力油从柱塞的上油口进入上油道后,压力油沿上油道进入活塞左侧的左腔体,左腔体内的液压油不断扩大而迫使缸体向左运动,此时缸体向外顶出,实现夹紧的目的。
当完成夹紧工作后,需要缸体回退时,则向柱塞上的下油口注入压力油,压力油沿下油道进入右腔体内,右腔体内的压力油容积不断增加,压力油推动缸体向右运动,实现作为顶针的缸体的缩回。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架上设有一通孔。该通孔用于添加润滑油,从而减少缸体与固定机架接触面的摩擦,从而减小缸体磨损;此外,该通孔还可用于气体吹扫,进一步杜绝粉尘对柱塞的侵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夹紧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其较之现有夹紧装置具有下述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夹紧装置在夹紧过程中具有更高的运动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夹紧装置的活塞杆表面不易受粉尘的侵蚀;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夹紧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夹紧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液压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该液压夹紧装置包括:固定机架21,其上设有一个通孔211;柱塞22固定设于固定机架内,柱塞22上设有上油口221和下油口222,以及上油道223和下油道224,上油道223与上油口221导通,下油道224和下油口222导通;活塞23,固定设于柱塞22的端部;缸体24设于固定机架21内,可沿固定机架21的内表面滑动,缸体24内设有一密封腔体,活塞23设于密封腔体内,将密封腔体分为左腔体和右腔体,上油道223与左腔体导通,下油道224与右腔体导通。防尘套25,设于固定机架21与缸体24之间,防尘套25的轴向长度与活塞23和缸体24的相对移动距离相近。
该液压夹紧装置工作时:当压力油从柱塞22的上油口221进入上油道223后,压力油沿上油道223进入活塞左侧的左腔体,左腔体内的液压油不断扩大而迫使缸体24向左运动,此时缸体24向外顶出,实现夹紧动作。
当完成夹紧工作后,需要缸体24回退时,则向柱塞22上的下油口222注入压力油,压力油沿下油道224进入右腔体内,右腔体内的压力油容积不断增加,压力油推动缸体24向右运动,实现作为顶针的缸体的缩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92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桶盖扳手
- 下一篇:轴承瓦块表面修复用磨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