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气蚀静态平衡阀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9101.3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4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键明;谭云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永兴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0 | 分类号: | F16K17/00;F16K37/00;F16K47/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25 | 代理人: | 梁国杰 |
地址: | 52820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蚀 静态 平衡 | ||
1.一种防气蚀静态平衡阀,包括阀瓣(2)、开度锁定装置和设有进水口(101)、出水口(102)的阀体(1),其中,所述阀瓣(2)安装在阀体(1)位于进水口(101)、出水口(102)之间的位置,且该阀瓣(2)由开度锁定装置控制上、下移动连通或阻断阀体(1)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2)底部设有开口,该开口使阀瓣(2)下部形成始终与阀体(1)的出水口(12)连通的筒体(201),所述筒体(201)的筒壁开有若干螺旋形通槽(202),各螺旋形通槽(202)位于阀瓣(2)由最低位置上移的过程中连通阀体(1)进水口(101)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通槽(202)的螺旋角度β为1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通槽(202)圆周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筒体(201)的筒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内腔为流线型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度锁定装置包括阀盖(9)、调节螺杆(10)、中空的阀杆(11)、螺塞(17)、数字显示手轮(19)和限位杆(22),所述阀盖(9)开有轴向通孔;所述阀盖(9)套在阀瓣(2)上部的外面并与阀体(1)固定,所述阀杆(11)轴向固定地穿在阀盖(9)的轴向通孔内,阀杆(11)上端与数字显示手轮(19)固定并由数字显示手轮(19)带动旋转;所述阀杆(11)下部与阀瓣(2)的上部设有相应的螺纹,两者装配构成螺纹传动副;所述调节螺杆(10)穿在阀杆(11)的杆腔内、且阀杆(11)内壁设有与调节螺杆(10)相应的螺纹,两者形成螺旋副;所述数字显示手轮(19)开有轴向通孔、该轴向通孔与阀盖(9)的轴向通孔连通,所述螺塞(17)安装在数字显示手轮(19)的轴向通孔内,且螺塞(17)上部边缘压住数字显示手轮(19)的内缘,所述调节螺杆(10)的底端与限位杆(22)的顶端相抵,所述限位杆(22)下端与阀瓣(2)固定连接;所述阀体(1)内壁设有环凸台,该环凸台形成用于限制阀瓣下移最低位置的阀座(103),所述阀瓣(2)下移至最低位置与环凸台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11)外壁设有凸起部,所述阀盖(9)的轴向通孔为阶梯孔;所述阀杆(11)穿在阀盖(9)的轴向通孔内,阀杆(11)的凸起部与阀盖(9)的阶梯孔相抵;所述阀杆(11)外壁还设有卡簧座(16),所述卡簧座(16)的上部与阀杆(11)外壁接触处设有弹簧挡圈(18);所述阀杆(11)的卡簧座(16)和凸起部之间套有弹簧(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2)位于最低位置与阀体(1)的阀座(103)相抵的位置设有O形圈(3);所述阀盖(9)下部的外壁和阀瓣(2)上部的内部之间设有减摩圈(5)和O形圈(6);所述阀盖(9)与阀体(1)接触处设有O形圈(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11)的内壁与调节螺杆(10)的外壁设有O形圈(21);所述阀杆(11)的外壁和阀盖(9)的轴向通孔的内部接触处设有O形圈(20),阀杆(11)的凸起部与弹簧(15)之间设有垫圈(14)和耐磨圈(13),阀杆(11)的凸起部与阀盖(9)相抵接触处设有耐磨圈(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衡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测试接头(4),两测试接头(4)分别设置在阀体(1)靠近进水口(101)、出水口(102)的外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阀盖(2)均由球墨铸铁铸成;所述阀瓣(2)由不锈钢铸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永兴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永兴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91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电路板的插接接口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式运输、储存箱及折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