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热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8524.3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6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陶家明;蒋太郁;郑必超;廖定友;云华;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F22B3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 51106 | 代理人: | 贺元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换热设备,具体地讲是一种废热锅炉。
背景技术
参见图5,在天然气干法(铁锰+氧化锌)脱硫、加压蒸汽两段转化的余热回收工艺中,转化废热锅炉是关键设备(其结构见图4),锅炉换热器结构为管板加“U”型管结构,管板将锅炉内部空间隔离成炉头、炉尾两个部分,进气部件位于炉头部分,环境温度很高;换热部件位于炉尾部分,浸没在锅炉水中,温度低。该结构在高温条件下,为减轻焊缝热疲劳,防止焊缝破裂,一般是通过在管板上浇注耐火材料隔热,同时达到分隔高温、低温(换热后)气体和保护管板及管板与换热管的焊缝。但由于管板厚度大,耐火层的塑性差,容易脱落失效,当管板耐火层及密封料破裂时,将导致高温气体“短路”,换热效率降低,锅炉产汽量减少,出口的工艺气温度超过设计温度,废热锅炉的使用周期短,一般只有6~8个月,就得重新修复耐火隔热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稳定、换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二段转化废热锅炉,克服原来有管板的废热锅炉存在的上述缺陷。
实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废热锅炉,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工艺气进气装置、换热装置和工艺气出气装置,所述换热装置为多根并列的U形换热管,壳体上开有锅炉水进水口和蒸汽出口,蒸汽出口位于壳体顶部;所述工艺气进气装置由进气总管和与其连接的进气布气管组成,进气布气管位于壳体内部空间,进气总管穿越壳体,并焊接在壳体上;所述工艺气出气装置由出气总管和与其连接的出气汇流管组成,出气汇流管位于壳体内部空间,出气总管穿越壳体,并焊接在壳体上;所有U形换热管的两端分别并联焊接在进气布气管和出气汇流管上。
所述进气总管外壁包覆有耐热保护层;该耐热保护层是两层复合保护层,内层是不锈钢套管,外层是非金属耐火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由于没有管板,炉内是一个整体空间,所有部件均浸没在锅炉水中,温差小,有效避免了焊缝的热疲劳,除进气总管外,其余部件无须敷设耐火隔热保护层,从而降低了因耐火隔热保护层损坏带来的检修几率,延长了锅炉的使用周期,每年至少减少停车次数2~3次,按4.5万吨/年合成氨装置计算,一年净增效益:247.32万元。其中包括:一年停产一次少产合成氨435吨,计损失21.7万元(按500元/NH3计利润),因开停车消耗的天然气21万Nm3,计 23.1万元;电18万KWh,计6.12万元。无备用的废锅芯子,可节约5万元投资,每次停产直接损失55.92万元。一年按330天工作日计,多产蒸汽19140吨,价值191.40万元(蒸汽:约100元/吨),经济效果显著。
2. 避免了高温气体“短路”,换热效率、产汽量持续稳定,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转化废锅蒸汽产量对比表
3. 增大了锅炉水的容积空间,在获得同等产汽量的情况下,可缩小锅炉壳体的几何尺寸,减少壳体用料,降低锅炉制造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化锅炉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化锅炉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化锅炉B—B视图。
图4是换热锅炉改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转化锅炉蒸汽系统流程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85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