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电池组的电动轿车车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37305.3 | 申请日: | 201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2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秦李伟;赵久志;张宝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B60K1/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林飞 |
| 地址: | 23002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电池组 电动 轿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座电动车车架。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节能与环保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一方面限制使用排放超标的汽车,另一方面加紧研制开发零排放汽车。因此各整车企业也都在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来减少汽车对石油的依赖。随着各国对清洁能源汽车呼声的进一步提高,以及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预示着电动车的时代即将来临。电动汽车采用电动机驱动方式,电机驱动所需电能来源于动力电池组或者车载发电装置。为解决汽车发展所带来的对石油资源需求的激增和对环保的负面影响,国内已经掀起研制各种电动汽车的热潮。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锂离子电池凭借其大能量密度、高输出功率、长充放电寿命和无污染等优良性能成为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的发展方向。即便如此,动力电池仍然不能很好的满足车用要求,目前动力电池组在电动汽车上主要分布在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行李舱位置或者发动机舱,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动力电池组质量重,体积大,影响整车重量分布和空间利用率,(2)动力电池组内部接线结构复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车辆发生碰撞时的安全防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动力电池布置影响整车质量分布、碰撞安全防护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确保整车轴荷分布合理、确保在整车碰撞中电池组安全性的具有电池组的电动轿车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改进技术方案如下:
具有电池组的电动轿车车架包括电动轿车的车架、电池箱2和电池控制箱4,车架前部为乘员舱,后部为行李箱,所述车架的行李箱底部设有行李箱底板5,车架前部的乘员舱底部设有车身底板10。电池箱2为方箱,一侧顶部设有线束接插口7,两侧分别设有电池箱出风口1和电池箱进风口8,电池箱2位于车架的乘员舱后部,且与行李箱相邻,所述电池箱出风口1和电池箱进风口8分别与车架的两侧面对应;所述电池控制箱4整体呈T形,其T形顶部中间设有电池控制箱的出风口6,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一个以上的电池控制箱进风口3;电池控制箱4位于行李箱内,且所述出风口6对应着车架后端;所述电池箱2的线束接插口7与电池控制箱4相邻。
与电池箱2对应的所述车架底部设有电池箱体底板9。
与所述T形顶部相对应的电池控制箱4的另一侧设有两个电池控制箱进风口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在不改变类似内燃机原有乘客仓空间的前提下,巧妙的把电池箱布置在后排座椅正下方,把电池控制箱布置在类似传统内燃机车备胎位置;由于大部分电池模块布置在前后轴之间,使整车轴荷分布更加合理,保证了整车制动性和转向性能。
2、本实用新型由于动力电池箱位置在乘员舱后排座椅正下方和类似传统内燃机车备胎位置,使得其不占用乘员舱和行李舱空间,最大限度的保留整车可利用空间。
3、本实用新型由于动力电池箱位置在乘员舱后排座椅正下方,电池箱由底板下方向上安装,利用螺栓将电池箱和车身固定为一体,便于电池组的安装、检测和更换。
4、本实用新型由于电池控制箱布置在类似传统内燃机车备胎位置,使得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电池切断装置(BDU)位置不占用行李箱空间,同时便于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电池切断装置(BDU)的调试和维修。
5、本实用新型非常适合在现有内燃机车基础上进行部分设计变更后开发电动汽车,整车改动小,开发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具有电池组的电动轿车车架包括电动轿车的车架、电池箱2和电池控制箱4,车架前部为乘员舱,后部为行李箱;车架的行李箱底部安装有行李箱底板5,车架前部的乘员舱底部安装有车身底板10。
电池箱2为方箱,一侧顶部开设有线束接插口7,两侧分别开设有电池箱出风口1和电池箱进风口8,电池箱2位于车架的乘员舱后部,且与行李箱相邻,电池箱出风口1和电池箱进风口8分别与车架的两侧面对应。与电池箱2对应的车架底部安装有电池箱体底板9。
电池控制箱4整体呈T形,其T形顶部中间开设有电池控制箱的出风口6,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两个电池控制箱进风口3;电池控制箱4位于行李箱内,且其出风口6对应着车架后端;电池箱2的线束接插口7与电池控制箱4相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73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IIC的恒流源电路
- 下一篇:一种多种光源互补照明灯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