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6963.0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8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董书惠;张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B7/17;H02G3/08;H02G3/16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 自动控制 导线 总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电缆,特别涉及了一种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
背景技术
目前,以往的航空发动机电缆外部结构基本上都是结构复杂,重量大,制作过程繁琐,装配和修理缺少灵活性,尤其所采用的金属屏蔽软管重量大,耐腐蚀性能不好,影响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减轻重量,提高产品性能,特提供了一种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包括一个接线盒1,安装线束2,导线5,31个连接附件用电缆插头3,5个弓形夹4,31根防护套6;
其中:5个弓形夹4安装在接线盒1上,导线5与接线盒内的插座101通过钎焊连接,导线5穿过5个弓形夹4伸出接线盒1,防护套6套在导线5的外部,电缆插头3钎焊连接在导线5的末端,导线5通过安装线束2分出不同的线束。
所述的弓形夹4与接线盒1之间通过螺母连接。
所述的连接螺母为5个。
所述的接线盒1内插座101个数为4个。
所述的防护套6为软体材质结构。
所述的防护套6为非金属丝与金属丝编织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结构简单,重量轻,重量是传统产品的72%,电缆质地较软,往发动机上装配更具灵活性。防护套采用非金属丝与金属丝编织成,满足了高、低温试验,振动冲击试验,霉菌、盐雾等试验,电气性能满足发动机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总体示意图;
图2为电缆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接线盒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线和防护套组装截面示意图;
图5为安装线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包括一个接线盒1,安装线束2,导线5,31个连接附件用电缆插头3,5个弓形夹4,31根防护套6;
其中:5个弓形夹4安装在接线盒1上,导线5与接线盒内的插座101通过钎焊连接,导线5穿过5个弓形夹4伸出接线盒1,防护套6套在导线5的外部,电缆插头3钎焊连接在导线5的末端,导线5通过安装线束2分出不同的线束。
所述的弓形夹4与接线盒1之间通过螺母连接。
所述的连接螺母为5个。
所述的接线盒1内插座101个数为4个。
所述的防护套6为软体材质结构。
所述的防护套6为非金属丝与金属丝编织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航空自动控制导线总管包括一个接线盒1,安装线束2,导线5,31个连接附件用电缆插头3,5个弓形夹4,31根防护套6;
其中:5个弓形夹4安装在接线盒1上,导线5与接线盒内的插座101通过钎焊连接,导线5穿过5个弓形夹4伸出接线盒1,防护套6套在导线5的外部,电缆插头3钎焊连接在导线5的末端,导线5通过安装线束2分出不同的线束。
所述的弓形夹4与接线盒1之间通过螺母连接。
所述的防护套6为软体材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6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菌草茎秆拉伸试样制作模具
- 下一篇:一种底部可卸式沥青混凝土试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