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除铝合金车轮轮辐缩松缺陷的低压铸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6710.3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0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杜德喜;罗峰;赵铁石;田金云;肖长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B22C9/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3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除 铝合金 车轮 轮辐 缺陷 低压 铸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模具,特别是旨在消除铝合金车轮轮辐缩松缺陷的低压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技术对轮辐根部缩松缺陷问题始终未能彻底解决,轮辐缩松缺陷废品依旧占据了铸造工序废品的一半以上。首先,因为轮辐和轮辐交接处的铸件厚大,自然形成了热节,在轮辐根部出现缩松,严重的或暴露在铸件表面。而为了消除热节,现行的办法是通过延长铸造保压时间,延缓轮辐凝固速度,尽可能地补缩热节,缓解缩松缺陷废品的压力,与此同时降低了轮辐的力学性能和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铝车轮低压铸造技术不能有效消除轮辐缩松缺陷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该模具不仅能消除轮辐缩松缺陷,提高铸造成品率,而且能缩短铸造周期,提高铝车轮低压铸造生产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消除低压铸造铝车轮轮辐缩松缺陷的低压铸造模具,该模具除了顶模、底模和四个边模之外,在顶模上,对应铸件轮辐根部热节处设置铜冷却塞。选用直径为20mm的紫铜棒,待加工成形后,需经过喷丸硬化处理,提高铜冷却塞的抗变形和抗热腐蚀能力,将铜冷却塞装入事先在顶模加工好的透孔处,留在顶模内腔里的铜塞上装上风冷管,露在顶模型腔面外的部分与顶模加工齐平。最后,在同冷却塞部位要施以凝结力较好的保温涂料作为同冷却塞的保护涂层。
当铝液填充完整个模具型腔后,会在铸件厚大的地方出现热节,但是由于铜的导热系数是钢的3-4倍,可以通过铜冷却塞将热节处的热量较其它部位更快的热交换速度将热量从铜塞的热端导向冷端,并辅以适时的冷却风的作用,将导出的热量转换给大气环境平衡消化掉,从而达到铝车轮轮辐快速冷却、消除热节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铜冷却塞和冷却风作用下快速冷却铸件热节,实现消除轮辐缩松缺陷的同时,还能缩短铸造周期,提高铝车轮低压铸造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图
图中1.顶模,2.边模,3.冷却风管,4.铜冷却塞,5.底模,6分流锥,7.浇口套,8.浇口杯。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液态金属流经浇口杯(8)、浇口套(7)、分流锥(6)进入模具型腔内,在由顶模(1)、底模(5)及四个边模(2)组成的模具型腔内完成充型过程。待液态金属充型过程完成后,快速增压至保压压力,经保压30-40秒后开启冷却风管(3)将铜冷却塞(4)热端传递到冷端的热量转移到大气环境中,风冷持续80-120秒,直至热节处的铸件完全凝固。那么,在铜冷却塞(4)快速冷却铸件、传递热量的同时,辅以风冷的作用,可以快速有效地消除铝合金车轮轮辐缩松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67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矩阵式电连接器
- 下一篇:具不同影音视讯接口的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