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均匀分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6666.6 | 申请日: | 2010-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7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赵伯毅;孙全庆;董欣杨;安君;陈乡;周建国;蔚龙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B3/02 | 分类号: | C22B3/0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1011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均匀 分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湿法冶金及化工设备,具体为一种能够保持液体流量均匀稳定的液体均匀分流器。
背景技术
在湿法冶金和化工及其它相关领域中常常需要将来料平均分为数个支流,以供给数个流水线或数个同型号设备使用。
现有的这种分流设备常采用管道式,即在直径较大的来料总管上设置数个需要分流的支管。管道式分流器虽然结构简单,但不能保证流量的均匀分布,因而对下游系统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和稳定性以及生产效率产生很大影响,尤其在来料流量小,要求精度高时,基本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量均匀稳定、结构简单、无外力输入的节能液体均匀分流器,以克服当前设备各支流流量不均匀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液体均匀分流器,包括分流管和进料管;该分流器有一个圆筒形的壳体,在壳体的下部连接有圆形底板;以壳体的轴线为轴,在壳体的内部还有一个直径较小的圆筒——内环和一个直径较大的圆筒——外环与底板连接,内环以内的区域构成一级缓冲区,内环和外环之间的区域构成二级缓冲区;在内环的下部开有稳流孔;在外环的下部开有一级分配孔,外环的顶部开有二级分配孔;分流隔板将壳体和外环之间的环形区域按需要分流数平均分隔开形成隔室,每个隔室装有相应的分流管;在内环的底部,即底板上装有进料管。
所述的液体均匀分流器,在壳体上部装有顶盖,顶盖上开有视孔,视孔的上部装有视孔盖,视孔盖的上部装有手柄。
所述的液体均匀分流器,在顶盖的上部装有放空管。
所述的液体均匀分流器,在壳体上装有溢出回流管。
所述的液体均匀分流器,在二级缓冲区下部的底板上装有清洗管。
所述的液体均匀分流器,稳流孔开在内环的下部,且距底板有一定距离;稳流孔的数目大于等于4,且其数目随进料管和内环的增大而增加。
所述的液体均匀分流器,一级分配孔开在外环的下部,且距底板有一定距离,且一级分配孔的高度比稳流孔高些;二级分配孔开在外环的最顶部;一级分配孔与二级分配孔的数量相同,且与由分流隔板分隔形成的隔室数量相同。
所述的液体均匀分流器,二级分配孔的形状为条形或锯齿形。
所述的液体均匀分流器,进料管由底板伸进内环的长度大于内环上稳流孔在内环上的高度。
所述的液体均匀分流器,壳体上装有的溢出回流管的下端高度与分流隔板的高度相同,且低于内环的高度,略高于外环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效果是:
(1)所设计的液体均匀分流器,其内环以内的一级缓冲区和内、外环之间的二级缓冲区所形成的两级缓冲可以保证分配前液面的平静和液体压力的全方位稳定,创造了液体均匀分流的最佳条件;其采用了液体的二级分配制,即外环下部设有一级分流孔,一级分流的流量占应分配量的主要部分,外环上部设有二级分配孔,二级分流的流量占应分配量的次要部分。经过二级缓冲和二级分配后即可保证各分支流量的高度均匀,对保证各条平行线和多台平行生产设备的正常平稳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2)所设计的液体均匀分流器,其装有的放空管使壳体内外压强保持一致。
(3)所设计的液体均匀分流器,其装有的溢出回流管可以防止在偶然的事故状态下流体的无序外溢,使多余的流体返回原液贮槽,同时在流量超定额下维持液压恒定。
(4)所设计的液体均匀分流器,其装有的清洗管可用于设备的清洗维护。
(5)所设计的液体均匀分流器,分流数量灵活,分流数≥2,关闭某一个或几个分流管后,剩余数目仍能均匀分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均匀分流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均匀分流器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均匀分流器外环展开图方案a;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均匀分流器外环展开图方案b;
图中:1、顶盖;2、分流隔板;3、外环;4、壳体;5、底板;6、内环;7、视孔;8、手柄;9、放空管;10、溢出回流管;11、分流管;12、进料管;13、清洗管;14、稳流孔;15、一级分配孔;16、二级分配孔;17、视孔盖;I、一级缓冲区;II、二级缓冲区;n、需要分流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66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片机的电源控制系统
- 下一篇:特征尺寸近似性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