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植候船区膜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6623.8 | 申请日: | 2010-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5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童志华;施宏伟;钱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交水运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14 | 分类号: | E04B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009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植 候船区 膜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候船设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移植候船区膜结构。
背景技术
世博水门和轮渡的主要功能定位于世博会期间的交通分流功能。其主要目的是分流世博会参展、参观人流,为解决世博水上交通提供条件。水门为参观人流从水路进出园区的站点,设靠泊及候船设施;轮渡为园区内参观人流从水路过江的站点,设靠泊及候船设施。
根据设计,本工程候船区总面积达18000平米左右。
最初设计阶段,在候船区构思过程中我们想到了凭越于广阔天地间的自然生物,充分利用张拉膜结构极大的形体可塑性特征,模仿海鸥、章鱼、贝壳等和大海息息相关的自然生物形态;即在形式上延展了世博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涵,又创造出了栩栩如生、令人倍感自然清新的建筑形态。基于上述立意,园区内轮渡(水门)6个站点膜结构候船区形态各异,各自均有单独立意,五彩缤纷。
后阶段深入研究后,发现上述构思存在一定的缺点。首先,各站点形态各异,轮渡(水门)的统一性难以竖立,难以为旅客构建世博会水上交通的标志性记忆;其次,形态各异的膜结构增加了设计、制作、安装的工作量,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最后,对于单跨形成的生物形态膜结构,不利于世博会后的回收利用,将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基于上述分析,需寻找一种合理的候船区立意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移植候船区膜结构,以解决园区内轮渡(水门)6个站点膜结构候船区初期设计构思存在的缺点:首先,各站点形态各异,轮渡(水门)的统一性难以竖立,难以为旅客构建世博会水上交通的标志性记忆;其次,形态各异的膜结构增加了设计、制作、安装的工作量,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最后,对于单跨形成的生物形态膜结构,不利于世博会后的回收利用,将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植候船区膜结构,包括柱网、结构张拉钢索、膜连接脊索、收边矩形管、膜体、立柱;所述候船区膜结构由至少一组包含四个相同规格的柱网通过收边矩形管拼接;所述立柱在四个柱网的中间;所述膜体铺在柱网的上表面;所述张拉钢索处于膜体上方,一端连接立柱,另一端连接膜体收边矩形管角点和跨中位置;膜连接脊索紧贴膜体上方设置,下端连接立柱,上端连接收边矩形 管角点。
所述柱网的规格为12m×12m或10m×10m或13m×13m。
所述膜体为从表面往中心逐渐凹陷的结构;所述膜体从上至下为表面处理层、涂层、织物基材层,所述织物基材层包括纵向的经线和横向的纬线。
所述可移植候船区膜结构中的各连接均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所述可移植候船区膜结构中的各连接均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有益效果
首先,统一形象,既为园区内轮渡(水门)竖立一个标志性形象,给广大游客提供水上交通的辨别标准,同时又统一了钢结构构件的形式,为该建筑的设计、制作、安装带来便捷。
其次,将原先的大跨度设计打散,选用12mx12m(局部10mx10m、13mx13m)柱网,采用统一单元化模块结构,根据不同地形和要求,进行模块组装,既有利于不同面积需求的使用,又便于后续移植利用。
实践证明,该设计比原设计节约造价约15%,缩短工期35%,为世博建设节约了成本,又加快了建设进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采用4个相同规格单元组装作为结构计算模型的模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拼接组合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拼接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预应力作用下膜内力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膜等高线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膜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首先,为分布在园区内浦江两岸上、中、下游的6个站点统一形象;其次,将原先的大跨度设计打散,选用12mx12m(局部10mx10m、13mx13m)柱网,采用统一单元化模 块结构,根据不同地形和要求,进行模块组装。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所示,具体设计描述如下:
1、概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交水运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交水运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66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