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外固定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6478.3 | 申请日: | 2010-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2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宋振东;汤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振东;汤永强 |
主分类号: | A61B17/64 | 分类号: | A61B17/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骨折后的骨外固定板。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医疗骨折或断骨等骨伤过程中,大多采用传统的长条平板状板、横截面为弧形的骨外固定板,这种固定板的弊端在于其光滑的内表面紧压在软组织或骨膜上,容易阻碍血液循环导致软组织或骨膜坏死。而且,由于骨骼的形状一般都不规则,光滑的固定板表面与骨组织固定一起,会造成受力不均匀,容易发生畸形等医疗事故,增加病人痛苦,不利于病人正常康复。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骨外固定架在临床医疗骨折或断骨等骨伤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外固定板,它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更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骨外固定板,由弧形板、血槽、固定孔、包扎带构成,其特征在于:骨外固定板弧形板的横截面为弧形,板型为长条状,弧形板上设有血槽、固定孔,弧形板的两端设有包扎带。临床患者使用时,先将固定板置于需要包扎的位置,然后将两端设有子母扣的包扎带根据松紧要求围绕肢干包扎,再固定螺钉,这样带有血槽的板面与患肢固定一起,不会阻碍血液循环而导致软组织或骨膜坏死,固定包扎更方便,更容易,且利于病人正常康复。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传统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外固定板可以实现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的技术目的,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制造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弧形板 2血槽 3固定孔 4包扎带
具体实施方式
按图1、图2所示,弧形板1上设有血槽2和固定孔3,在弧形板1的两端设有带子母扣的包扎带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振东;汤永强,未经宋振东;汤永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64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介入导丝引入器
- 下一篇:体表肿瘤手术切除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