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三通阀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4946.3 | 申请日: | 201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7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卓旦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旦春 |
主分类号: | F16K11/044 | 分类号: | F16K11/044;F16K31/04;F16K27/0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608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三通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通阀,特别是一种电动三通阀。
背景技术
三通阀在管路系统中被广泛使用,例如在水暖系统中。为了方便对三通阀进行切换,通常采用电动三通阀。
现有的电动三通阀通常包括一个阀体和位于阀体内的阀芯,阀体上具有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当阀芯动作后能将其中一个出口关闭,使得流体经另外一个出口排出。
例如中国专利其公开号CN2512962Y提供了一种“套筒式电动三通阀”,该三通阀包括一个内部为空腔的壳体,壳体上具有一个进料口和两个出料口,在壳体内还设有一个换向套筒,换向套筒与一个电动装置相连。使用过程中通过电动装置驱动换向套筒摆动,当换向套筒摆动后就能将其中一个出口关闭。从而实现两个出口的切换。
虽然上述的电动三通阀能够换向,但是换向套筒是呈筒状的,尺寸较大,电动装置需要比较大的功率才能驱动换向筒摆动。同时,由于换向套筒是呈筒状的,它不能完全将出口关闭,也就是说它达不到将出口密封的效果。因此,上述的电动三通阀使用效果不甚理想。
现有的其它电动三通阀也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结构稳定的电动三通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三通阀,包括一个内部为空腔的阀体,阀体上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出口一、出口二和进口,出口一和出口二对称设置于阀体两侧,进口位于阀体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上轴向固定有一根连杆,连杆的内端固连有当连杆转动能封堵出口一或出 口二的密封件,连杆的外端伸出阀体并与能驱动其转动的电动执行器相连接。
电动执行器驱动连杆转动后,位于连杆内端的密封件随着一同摆动。由于密封件是位于出口一和出口二之间的,因此,当密封件摆动后就能将出口一封堵,使得流体介质只能由出口二排出。同理,当密封件反向摆动将出口二封堵时,流体介质在只能由出口一排出。
当然,上述的电动执行器驱动连杆转动过程中,当密封件抵靠在出口一或出口二上,电动执行器停止驱动连杆并将连杆始终定位于该位置。
在上述的电动三通阀中,所述的连杆与阀体之间设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对连杆与阀体之间进行密封,避免流体介质由两者的连接处泄漏。
在上述的电动三通阀中,所述的电动执行器固连在阀体上。
在上述的电动三通阀中,所述的电动执行器包括一个壳体,壳体内具有电机,上述连杆的外端与电机的转轴相连。
电机运作过程中通过转轴带动连杆一同转动。
在上述的电动三通阀中,所述的阀体内还具有呈管状的导管一和导管二,导管一的一端与阀体密封连接且与出口一相通,导管二的一端与阀体密封连接且与出口二相通,导管一和导管二的另一端相向设置,上述的密封件位于导管一和导管二之间且在导管一与导管二之间具有供密封件摆动的间隙。
由于出口一距离出口二比较远,设置导管一和导管二不仅使得密封件摆动比较小角度就能与其中一个导管密封接触,而且还使得导管与密封件接触后密封性比较好。
在上述的电动三通阀中,所述的导管一和导管二与阀体通过过盈配合相连接。
采用该配合使得导管一和导管二牢牢的固定在阀体内。
在上述的电动三通阀中,所述阀体内侧靠近于出口一处具有呈环形凸出的密封台阶一,上述导管一的一端固连在密封台阶一处。
可以看出,导管一内孔尺寸小于出口一孔径,这样的结构使得密封件与导管一接触后其密封性比较强。
在上述的电动三通阀中,所述阀体内侧靠近于出口二处具有呈环形凸出的密封台阶二,上述导管二的一端固连在密封台阶二处。
同样的,导管二内孔尺寸小于出口二孔径,这样的结构使得密封件与导管 二接触后其密封性比较强。
在上述的电动三通阀中,所述的密封件呈圆盘状且由橡胶材料制成。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密封件具有一定的柔性,当它与导管一或导管二接触时能形成良好的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电动三通阀由于在阀体内设置了与出口一相通的导管一和与出口二相通的导管二,密封件摆动比较小的角度就能将导管一或导管二密封,使得流体介质只能由另外一个出口排出。可以看出,电动执行器驱动连杆转动小角度便能实现本三通阀的切换,实际使用效果好,连杆不会因大幅度转动而过早损坏。同时,由于导管一和导管二直径小于密封件尺寸,密封件抵靠在导管一或导管二上后能形成良好的密封,具有比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旦春,未经卓旦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49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