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型件感应加热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34630.4 | 申请日: | 2010-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0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孙乃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宇洋特种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6/02 | 分类号: | H05B6/02;H05B6/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叶克英 |
| 地址: | 2014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 加热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应加热设备,具体涉及一种U型件感应加热与热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金属在冷加工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后,将在内部产生一种应力,且应力的大小随塑性变形量的不同而不同,这种存在于金属内部的应力被称为内应力。通常,内应力是一种有害的力,需要通过加热的手段予以消除。时下,消除金属内应力的方法主要有:
1、明火加热:被加热工件依靠热源的辐射、对流和传导综合传热的方式获得热量,并使工件达到要求的温度,由此释放或消除工件的内应力。
这种明火加热的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能耗高、成本大,而且在加热过程中很难对工件的表面实施有效保护,极易造成工件的氧化烧损。因此,为了减少或避免工件的氧化烧损现象,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将工件放在由耐热材料制成且相对密闭的容器(炉胆)里,持续通以足够的保护气体,使工件不能与氧化性气氛直接接触。然后,采用加热炉胆的方式间接加热工件,以消除工件的内应力。但这种加热的方式存在诸多的缺点,主要是:
1.1、加热的效率非常低下,能源消耗大幅增加;
1.2、需要耗费大量的保护气体乃至炉胆;
1.3、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1.4、不适用于大件及大批量生产;
1.5、投资与生产成本高。
2、电阻(接触式)加热:其利用电流通过金属导体时,由于电阻的作用引起发热的原理,在工件需要加热的两端施加正负两个电极与工件构成大电流回路,依靠工件的电阻作用产生发热并提升自身的温度,实现消除内应力的目的。
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加热技术,其既较好地解决了明火加热的诸多问题,又能减少工件表面的氧化烧损。但在适用性方面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譬如:
2.1、对于非均质或变截面的工件,因横截面电阻值的变化,引起电流密度的变化,从而导致加热温度不均匀,乃至于内应力消除可能不彻底;
2.2、在工件施加电极的两端,时常会产生因接触不良引起的“电火花”,由此而伤及工件表面的现象。显然,对于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件,这样的加热方式也就难以保证。
3、感应加热:这是当今国际高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金属加热技术。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依靠高频电流所产生的感应作用(集肤效应),促使工件内部的分子引起剧烈地振动和摩擦,由此快速地产生热量,骤然提升工件的温度,达到去除内应力的目的。感应加热与以上两种方式比较,优点极为明显,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在加热过程中,感应加热元件与工件不直接接触,自然不会产生“电火花”造成伤及工件表面的现象;
3.2、感应加热集肤效应的特点,对“薄壁”工件尤其适用,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工件快速加热到预定的温度,生产效率极高;
3.3、快速加热的特点,不仅对工件具有细化晶粒,提升综合力学性能和减轻表面的氧化现象(通常在工件的表面只是呈现褪色的氧化膜),而且能成倍提高劳动生产率;
3.4、加热温度均匀的特点,能使工件中的质点同时升温,并彻底地消除内应力;
3.5、显著改善了劳动的环境,大幅度下降了劳动强度和能源的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型件感应加热设备,能够均匀加热U型工件。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U型件感应加热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连接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感应加热器旋转支架连接,机架设有弧形滑道,该感应加热器旋转支架设有支撑导轮与该弧形滑道滑动连接,该感应加热器旋转支架内设有感应加热器。感应加热器旋转支架设有感应加热器滑道,感应加热器设有径向移动导轮与感应加热器滑道滑动连接,感应加热器与感应加热器旋转支架之间还设有径向调节装置。感应加热器设有外露的U形加热管,该U形加热管的内侧设有绝缘衬垫。机架两边还设有U型件夹具。U型工件包括两端的直管和中部的弯管,其两端直管与U型件夹具连接,中部弯管伸入U形加热管的U形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正是依据高频感应加热的原理,结合被加热工件的特点、要求,设计并制作而成的U型件(工件)热处理加热设备。感应线圈旋转支架由变频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带动感应线圈围绕中心轴实现往复旋转(≥180°)。感应线圈通过径向调节装置的调节,还能沿径向移动与定位,以满足不同弯径的U型件加热需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整套设备结构紧凑、合理,操作简单、方便,运行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感应加热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宇洋特种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宇洋特种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46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灯电路
- 下一篇:一种手机私密通讯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