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纸皮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4599.4 | 申请日: | 201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7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郑洪;郑元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洪;郑元智 |
主分类号: | C09J7/04 | 分类号: | C09J7/04;C09J7/02;B32B1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金属物有关,尤指具有金属物的皮层,重量轻、环保,可以直接剥离背面而黏贴于施工对象,容易施工、节省时间的一种金属纸皮之装置。
【背景技术】
习知传统的金属物品,是成型后再由各加工方式成型成各种形状的对象,生产及成型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污染、废水、废材,而且损耗能源,所以有些物品已渐渐由非金属物质加以取代,例如:以塑料、木材取代金属物品,虽质轻,但硬度不及金属物,且表面的光彩、色泽及价值感,无法与金属比较,只能适用,而不能完全取代金属物,又有业者直接在已成型的塑料或木材表面上一层漆,该层漆仿金属色泽,然而仿金属色泽多半不真实,而且一经触摸,即知为仿金属物质,不真实且不耐用,甚至表面的漆经久使用,会有脱漆的情事发生,而且漆不能取代金属,不耐高温,遇火易燃。
之前有人曾申请过中国台湾专利第098132867号,名称为“非烧结之金属物”,主要是提供在非高温、非烧结情形下,以金属粉末与树脂均匀混练后成为金属流质,以金属流质灌注或涂布方式成型一金属物,以取代原金属体或强化物体表面,还原成金属原色;或者再令金属物表面作快速氧化,如铁氧化成铁锈氧化色泽,如铜氧化成铜绿氧化色泽或古铜氧化色泽,或依实际需求作涂布透明漆,以保持仿古金属的色泽状态;而且无需耗费大量的金属原料,无消耗能源,属于节能、无污染、环保生产,降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且可改变原来木质材料或塑料材料的硬度及强度,并增长寿命,表面更耐磨;
经多次试验上述实用新型,均能达到质量要求,并且广受佳评,由于尚有许多建材、饰品、日常生活用品等,并无需厚实的厚度,只需薄层金属层的物品,要固定该薄层金属层的物品若以传统黏胶、水泥、打钉、螺柱等定位方式,施工上不便利,影响施工质量、时间、效率、成本及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纸皮之装置,其主要目的是提供质轻、具有金属物,作剥离背面的离型纸,即可黏贴,容易施工于对象上;提供在非高温、非烧结情形下,以金属粉末与树脂均匀混练后,成型一金属物,以取代原金属体或强化物体表面,还原成金属原色;提供可令金属物表面作快速氧化,如铁氧化成铁锈氧化色泽,如铜氧化成铜绿氧化色泽或古铜氧化色泽,或依实际需求作涂布透明漆,以保持仿古金属的色泽状态;提供无需耗费大量的金属原料,该金属原料无消耗能源,属于节能、无污染、环保生产,降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且可改变原来施工对象的硬度及强度,并增长寿命,表面更耐磨。
一种金属纸皮之装置,金属纸皮主要包含有:
一金属物,为非烧结的金属物,其内具有金属粉末与树脂;
一皮层,皮层背面为黏贴层及离型纸;
据此,皮层表面固定非烧结的金属物,使皮层表面具有金属物,且容易剥离该离型纸,将金属纸皮直接黏贴于施工物体。
其中,该金属物表面可以经研磨、抛光或涂布透明漆。
其中,该皮层为纸、木皮、胶皮、铝皮或布皮的底材。
本实用新型优点及功效在于:该金属纸皮之装置具有重量轻、环保,可以直接剥离背面而黏贴于施工对象,容易施工、节省时间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金属物、皮层及离型纸分离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金属物、皮层及离型纸结合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剥落离型纸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1金属物 2皮层 3离型纸 10金属纸皮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纸皮之装置,如图1、2、3所示,主要是一金属物1及一皮层2,皮层2背面为黏贴层及离型纸3,非烧结的金属物1固定于皮层2表面,使皮层2表面具有金属物1,皮层2可为纸、木皮、胶皮、铝皮、布皮等,该离型纸3容易剥离,皮层2背面具有黏着性,将金属纸皮10直接黏贴于施工物体上;
金属物1为前案已申请,为非烧结的金属物,其内具有金属粉末与树脂的结构物,毋需高温熔解情形下,作均匀混练,该金属粉末可为金、银、铜、铁、铝、锡、镍、钛、锌、铅等金属粉末其中之一,或多种混合而成的金属粉末,视需求而定,金属粉末也可使用奈米粉末,树脂可为有机树脂、无机树脂、水性树脂、油性树脂或合成树脂,该金属粉末所占的比例大于树脂所占的比例,使金属粉末质量为传统金属成份的十分之一至千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洪;郑元智,未经郑洪;郑元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45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填料式脱酸塔
- 下一篇:带有内保温层的胶粉改性沥青卧式连续聚合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