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堵塞效果好的飞灰残碳量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4256.8 | 申请日: | 201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2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恒山;李亚军;章小祥;杨瑾;高庆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宇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堵塞 效果 飞灰残碳量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失重技术的火力发电厂锅炉排灰烟道中飞灰残碳含量测量设备。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锅炉烟道中飞灰残碳含量是反映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燃烧效率的重要指标,实时检测飞灰残碳量将有利于指导锅炉运行,正确调整风煤比,提高燃烧控制水平;合理控制飞灰残碳量的指标,有利于降低发电成本,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国内电厂目前投用的锅炉烟道飞灰残碳量检测设备基本上都是采用微波测量技术来测量飞灰中的残碳量的,但是微波测量技术对飞灰残碳量的测量精度受煤种变化的影响比较大,一旦锅炉燃烧的煤种发生变化后,残碳量的测量精度就没法得到保证,甚至残碳量的测量值与实际残碳量的变化趋势都不一致。而目前国内电厂用煤的现状又恰恰是煤种的变化比较大。
基于失重技术的飞灰残碳量测量设备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精度不受煤种变化的影响的优点。该设备包括吸取灰样的取样单元、测量灰样中残余含碳量的测量单元和测量单元的控制单元。测量单元包括收灰装置、灼烧装置、排灰装置、转位装置、升降装置、称重装置和电气装置,通过电气控制,测量单元进行收灰、灼烧、称重、排灰和反吹等一系列重复循环工序来完成对飞灰残余碳含量的测量工作。
在以往的生产操作过程中,由于灰样因内摩擦、潮解等原因,经常引起收灰管的堵塞现象,会造成收灰管下料不通顺,影响检测装置的正常运行,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堵塞效果好的飞灰残碳量检测设备,能够有效防止收灰管发生堵塞。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堵塞效果好的飞灰残碳量检测设备备,包括取样单元、测量单元和控制单元,取样单元通过收灰管与测量单元内的收灰装置连接;在测量单元内部,转位装置上沿圆周方向均布四个坩埚,收灰装置、灼烧装置和排灰装置分别位于坩埚的正上方,称重装置位于坩埚的正下方,升降装置上设有顶杆,收灰装置、排灰装置、转位装置、升降装置和称重装置均与电气装置连接,灼烧装置与温控器连接连接;测量单元通过电气装置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收灰装置包括收灰管和固定座;在固定座上设有电磁振动器,电磁振动器的振动头与收灰管的外壁相接触。
其中,所述电磁振动器和固定座之间设有垫板。
其中,所述垫板为防振垫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效果好的飞灰残碳量检测设备通过在收灰管外侧加装电磁振动器,依靠电磁振动器产生的高频振动带动收灰管管壁振动,有效防止收灰管发生堵塞现象,保证了灰管下料通顺,以及检测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收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效果好的飞灰残碳量检测设备,包括取样单元1、测量单元2和控制单元3。
取样单元1包括多嘴取样管4、喷射管5和旋流集尘器6;多嘴取样管4一端伸进锅炉烟道中,另一端与旋流集尘器6的进气口连通,旋流集尘器6上端喷射管5连通,旋流集尘器6下端通过收灰管8与测量单元2内的收灰装置7连接。
在测量单元2内部,转位装置12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收灰、灼烧、称重和排灰四个工位孔,在工位孔内放置坩埚11;收灰装置7、灼烧装置9、和排灰装置10分别位于坩埚11的正上方,称重装置14位于坩埚11的正下方;升降装置13上设有与收灰、灼烧和排灰工艺孔对应的顶杆;收灰装置7、排灰装置10、转位装置12、升降装置13和称重装置14均与电气装置15连接,灼烧装置9与温控器连接16连接;测量单元2通过电气装置15与控制单元3连接。
控制单元3由工控部分17、数据处理部分18和系统控制部分19组成。
如图2所示,收灰装置7包括收灰管20、固定座21、压簧22、导销接头23、压套24、立柱25、垫板26和电磁振动器27;收灰管20设置在固定座21上,固定座21固定在立柱25上端;在收灰管20的下料口端设有销孔和压套24,压套24上沿垂直方向设有导向槽,导销接头23通过导向槽固定在销孔内,使压套24可沿导向槽与收灰管20产生相对滑动,用来调节压套24与下料口的相对位置;在压套24和固定座21之间的收灰管20外壁上设有压簧22,通过压簧22的压力使压套24和测量单元中坩埚11之间紧密接触,以稳定坩埚11;收灰时,在收灰顶杆的作用下,坩埚11与收灰管20的收灰头处的密封圈压紧,防止灰样泄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宇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宇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42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器老化检测装置
- 下一篇:辨识电器状态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