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体液压支柱的拔柱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33397.8 | 申请日: | 201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8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申永乐;巴海柱;孙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永乐 |
| 主分类号: | E21D15/60 | 分类号: | E21D15/60 |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 地址: | 467021 河南省平顶山***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体 液压 支柱 拔柱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液压支柱回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单体液压支柱的拔柱器。
背景技术
煤矿炮采工作面和普采面普遍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顶板,当采煤工作面向前推进时,为减轻采煤工作面支架的压力,维护好工作空间,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和作业人员的安全,必须处理采空区。现在多数采煤工作面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当直接顶为不稳定、中等稳定顶板时,单体液压支柱易埋于碎石中。目前是借助手拉葫芦用人工拔出支柱,用人工拔出支柱存在诸多不足,①受导链长度的限制,拔柱人员距被拔柱子较近,在顶板破碎压力较大以致突然冒顶时,人员不易快速撤出;②拔柱劳动强度大,占用大量的工作时间,有时占总采煤时间的40%以上,以致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远距离操作、劳动强度小的单体液压支柱拔柱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单体液压支柱的拔柱器, 包括固定梁,固定梁上铰接有液压缸,液压缸通过高压软管与液压泵相连,高压软管上设置有手动阀,液压缸的活塞杆上铰接有链轮架,链轮架内的链轮上设置有圆环链组件。
进一步,所述的圆环链组件包括圆环链和圆环链两端设置的挂钩。
进一步,所述固定梁或为采煤工作面使用的金属铰接顶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拔柱人员只需在离单体液压支柱较为安全的地方操纵手动阀,即可拔出单体液压支柱,有效地防止了拔柱人员被急落顶埋压的危险,能大大提高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为机械操作,能大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方便省劲,提高了拔柱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圆环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单体液压支柱的拔柱器,包括固定梁1,固定梁1上铰接有液压缸2,液压缸2的活塞杆6上铰接有链轮架7,链轮架7内的链轮8上设置有圆环链组件,圆环链组件包括圆环链9和圆环链9两端的设置的挂钩10;液压缸2通过高压软管3与液压泵5 相连,高压软管3上设有手动阀4。固定梁1可以为采煤工作面使用的金属铰接顶梁,通过铰接件与液压缸2相连。
参见图1、图2,当需要将单体液压支柱拔出时,可以先将圆环链9两端设置的挂钩10挂在单体液压支柱的手把提上或直接将圆环链9缠绕在单体液压支柱上固定;然后,操作人员可以在远距离处打开手动阀4,液压泵5中的高压液体沿高压软管3进入液压缸2,使液压缸2的活塞杆6向上运动,带动圆环链9将单体液压支柱拔出。单体液压支柱拔出后,将单体液压支柱上的圆环链组件取下,关闭手动阀4,活褰杆6复位。然后可继续重复对下一个单体液压支柱实施拔出。
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永乐,未经申永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33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软启动皮带轮
- 下一篇:断电控制监视器及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