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体组织自体荧光多波长检测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33296.0 | 申请日: | 201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9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步洪;刘丽娜;陈德福;聂英斌;黄志勇;李伟华;谢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吴钦缘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组织 荧光 波长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生物医学类仪器,涉及一种人体组织自体荧光检测装置,尤其是一种可用于人体早期肿瘤组织的内窥镜检查,利用不同波长光源激发人体组织中特定的内源性荧光物质,并检测与这些荧光物质相对应的特定波长荧光信息的自体荧光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人体组织自体荧光检测系统是通过利用普通内窥镜,并采用单一波长或宽光谱的光源激发人体组织的内源性荧光物质,利用正常和肿瘤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差异对人体组织进行荧光检测的系统。人体组织的自体荧光主要来源于氨基酸、结构蛋白、酶、辅酶、脂肪、维生素和卟啉等物质,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最佳荧光激发波长和与之对应的荧光发射波长,其中常见的内源性荧光物质如色氨酸、胶原蛋白、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卟啉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等所对应的最佳激发波长分别为280、325、340、400和450nm,相应的最佳荧光发射波长分别为335、390、460、635和535nm。在某一特定波长激发光源的激发下,人体组织自体荧光光谱是多种内源性荧光物质光谱的叠加。截至目前,已获得临床初步应用的自体荧光检测系统有(1)Xillix-LIFE lung/GI/ENT(Xillix Technologies Corp,Richmond,BC,Canada)(激发波长442nm);(2)D-light System(Karl Storz,Tuttlingen,Germany)(激发波长442nm);(3)WavSTAT,Optical Biopsy System(SpectraScience,San Diego,USA)(激发波长410nm);(4)SAFE-3000(Pentax,Tokyo,Japan)(激发波长408nm);(5)Evis LuceraSpectrum(Olympus,Japan)(激发波长395-475nm)。这些自体荧光内窥镜检测系统采用可见光波段的单一波长(408、410和442nm)或宽光谱激发光源(395-475nm),这些激发波长不仅不能激发色氨酸、胶原蛋白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荧光,而且不能有效地激发卟啉的荧光。因此,系统检测到的荧光信号主要来源于部分卟啉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激发波长过于单一或者过于宽广均未能有效地激发具有诊断意义的荧光信息,在临床应用中尚无法实现人体早期肿瘤组织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人体组织自体荧光检测系统采用单一波长或者宽光谱光源作为激发光源,未 能有效地激发具有诊断意义的内源性荧光物质的荧光信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灵敏度和特异性不高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多波长光源激发的人体组织自体荧光检测系统,该系统可采用多个最佳激发波长激发人体组织中特定的内源性荧光物质,检测相应的荧光信息,避免采用单一波长或宽光谱光源激发导致荧光信息不够丰富或信息重叠不利于分析等问题,从而提高人体早期肿瘤组织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自体荧光检测装置由激发光源部分、激发-检测-采集部分、光学收集部分、信号预处理部分和计算机部分构成,其中信号预处理部分与计算机部分通过信号线进行连接,激发光源部分通过激发光与激发-检测-采集部分中的激发光输入端的光纤相连,激发-检测-采集部分中的荧光输出端的光纤通过荧光信号通路与光学收集部分相连,荧光信号通路经过光学收集部分传输后进入信号预处理部分,信号预处理部分中光电倍增管光电转化后变为电信号,进入计算机部分,其特征在于可调谐激光器可以根据人体组织中特定的内源性荧光物质调节所需的脉冲激光波长,滤光轮上安装有不同中心波长的窄带滤光片。
所述的激发光源部分由波长可调谐激光器、光衰减器和耦合透镜组成,构成激发光通路。所述的可调谐激光器可以根据人体组织中特定的内源性荧光物质调节所需的脉冲激光波长,可依次调节的波长范围从210nm到2200nm,克服了现有的人体组织自体荧光检测系统采用单一波长或者宽光谱光源作为激发光源,未能有效地激发具有诊断意义的内源性荧光物质的荧光信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灵敏度和特异性不高等不足;可调谐激光器输出的脉冲激光功率可以通过光衰减器进行调节,调节后的激发光经过耦合透镜耦合进入Y型光纤的激发光输入端的光纤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32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改进的受控自由基聚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