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用气动翻转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32908.4 | 申请日: | 201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6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军;姚琳;王庆;唐兴贵;吴明;谢亮;欧阳立华;左民;章日俊;胡四光;奚群;李芳;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G21F5/06 | 分类号: | G21F5/06;G21F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3 | 代理人: | 姜莹 |
| 地址: | 10084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性 物质 转运 容器 气动 翻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翻转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用气动翻转装置,属于核工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放射性物质对环境及人体都具有一定的损害,通常在运输或储存时,要采用特有的具有屏蔽结构的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运送,以防止对人体和环境的伤害。目前最常用的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大都为圆筒形,采用铅做屏蔽层。为达到屏蔽效果,容器相对都比较笨重,在使用过程中如需对其进行水平、垂直等位置转换操作或者移动,人工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方便、操作简便、可远距离控制的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用气动翻转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用气动翻转装置,包括支枢臂、支撑机构、倾翻支架及进给螺杆组件;支枢臂呈类“Y”型,其两对称端通过固定在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上的耳轴连接到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的中部,另一端通过固定在进给螺杆组件上的耳轴式套环与进给螺杆组件相连接;支撑机构与支枢臂铰接连接,倾翻支架固定安装于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的下部;进给螺杆组件在一气动马达的控制下可伸缩的带动支枢臂旋转,其下端安装于倾翻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所述的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用气动翻转装置,其中,所述进给螺杆组件由导向管、进给螺杆、进给螺母、联轴器及导向块组成,导向管为一中空管体,进给螺杆顶端连接导向块,其上部插入导向管内并通过进给螺母与导向管相连接,下端通过联轴器与气动马达相连接,进给螺杆在气动马达的驱动下沿导向管上下运动。
所述的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用气动翻转装置,其中,所述导向管上部固定连接一吊环螺钉。
所述的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用气动翻转装置,其中,所述支枢臂由左、右起吊板、左、右支枢臂侧板以及连接左、右支枢臂侧板的倒“V”型连接板组成;左、右起吊板的一端分别通过耳轴枢接于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上,另一端分别与左、右支枢臂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左、右支枢臂侧板的另一端与耳轴式套环相枢接。
所述的放射性物质贮运容器用气动翻转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机构为吊具或支撑杆等可固定安装于支枢臂上起到支撑作用的装置。
所述的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用气动翻转装置,其中,所述吊具由吊钩、吊环及吊杆组成,吊杆一端枢接于支枢臂上,另一端与吊环相固接。
具体操作时,初始状态,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处于水平位置,用吊具或者在其他支撑机构如支撑杆的支撑下的作用下,起吊或支撑起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同时操作气动马达,使进给螺杆从导向管内伸出,推动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顺时针进行翻转,随着进给螺杆伸出长度的增加,容器逐渐翻转为竖直状态。完成竖直状态的操作后,控制气动马达6,使进给螺杆4伸入管12内,带动容器9逆时针翻转,直至翻转为水平状态,完成一次操作循环。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用气动翻转装置,采用支撑机构与进给螺杆组件相配合的方式,通过调节进入导向管内的螺杆长度实现翻转功能,翻转过程稳定安全,操作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的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用气动翻转装置,通过气动马达控制进给螺杆的运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
3、本实用新型的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用气动翻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具有较佳的社会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用气动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翻转至水平位置时气动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支枢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进给螺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具;2.进给螺杆组件;3.耳轴式套环;4.进给螺杆;5.倾翻支架;6.气动马达;7.支枢臂;8.耳轴;9.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10.吊环螺钉;11.导向块;12.导向管;13.进给螺母;14.联轴器;15.左支枢臂侧板;16.右支枢臂侧板;17.连接板;18.右起吊板;19.左起吊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结合附图1-5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29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包事故闸板油缸
- 下一篇:大口径球铁管芯盒底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