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家具配件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32824.0 | 申请日: | 201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3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家宇 |
| 主分类号: | F16B5/02 | 分类号: | F16B5/02;F16B12/10;F16B1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江崇玉 |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家具配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关于一种组合家具配件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不需使用螺丝即可将配件本体定位在家具板材的凹槽中,以达到组装便利的目的。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对于居家产品的装配架构大致上有以下几种:
1、直接利用铁钉连接固定。其属于最传统的装配模式,当木制产品采用这种装配方式时,其表面会留下无数个螺丝头使得其表面不平整,既不美观又会影响到油漆的效果,时间长了螺丝钉还会生锈,也不利于拆卸。
2、采用钻孔螺丝连接加盖模式。这种装配架构相对上述的铁钉连接架构而言其表面平整度已有所改进,但施工起来费时费力,功效低,使用过程中一旦钻孔处盖子遗失,则表面永久性地留下了安装孔,直接影响到了产品的整体美观。
3、利用偏心轴进行连接。如图1所示,它是目前市场上组合式家具广泛采用的连接配件,由于其偏心轴装配后会产生晃动,故稳定性差;且偏心轴固定用的螺帽与木制产品颜色不一致且裸露在外表,严重影响了整体的美观,降低了产品的等级。
4、采用木榫和胶水连接固定。这也是比较传统的木制产品的装配架构,这种架构木制产品表面虽然平整,也不影响刷漆的效果,但连接处牢固度不够,稍许用力就会裂开;利用胶水进行固定更是如此,而且环保方面也受到限制。
此外,市场上出现的如图2所示的铁皮挂件,由于其厚度非常有限,根本无法实现家用产品的装配。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组装式架构木质楼梯”,该楼梯的踏步板与立板、梁板之间的连接件采用了一种带有异型通槽的连接配件,透过该配件与预先固定在立板或梁板上的螺钉相连,以此实现踏步板与立板或梁板的定位连接。
由于其配件上均布有多个固定用的螺丝孔,装配时需先将固定螺丝穿过该螺丝孔把配件固定在踏步板内侧面上的凹槽内,而后方可与立板或梁板相连。每块踏步板上至少需要安装两个以上的配件,通常为四个,每个配件上至少设有三个螺丝孔,因此,这种连接模式的效果特别低。
同时,由于配件本体与螺钉的螺杆相接触的两内侧面均为光面,在使用过程中,配件本体与螺钉之间的相对位置会由于受到振动或来自各个方向的外力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使连接部位出现松动,直接影响到踏步板与立板或梁板之间的连接牢固度,因此而留下了楼梯使用上的安全隐患。
由此可见,现有的居家产品的装配架构所衍生的问题及不足,需要加以改进。
本实用新型基于上述居家产品的装配架构所衍生的各项问题及不足,进行了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家具配件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或缺陷,提供一种组合家具配件结构,由于该配件本体无需使用任何螺丝即可进行固定,可快速地实现家居产品的装配,不仅施工效率高,其连接也十分牢固,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
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的组合家具配件结构,包括一配件本体,该配件本体上设有结合孔,所述结合孔由其顶面向背面方向垂直延伸,在其内部形成至少一个可使结合孔的槽壁连同配件本体整体沿其径向适度伸展的膨胀槽;该膨胀槽的槽口或槽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卡齿;
其中,所述配件本体的轴向外表面或为由若干个均布的齿状体构成的一齿状面,或为一螺纹面,或为一平滑面。
其中,所述配件本体上的结合孔包括一开口槽、与该开口槽一体相连的外表为圆形的定位槽,所述圆形定位槽上设有至少一个可适度开合的缺口;该圆形定位槽的圆心与配件本体的中心重合或适度偏移。
其中,所述开口槽的外形可以是U字形、扇形、圆形、矩形或任意多边形。
其中,所述配件本体的外形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矩形或任意多边形。
其中,所述配件本体上齿状面上的齿状体可以是沿该本体外围表面径向设置的环形齿,也可以是沿该本体外围表面轴向设置的条形齿。
其中,所述配件本体上齿状体的横截面可以是弧形、三角形、梯形、矩形或任意多边形。
其中,所述配件本体上齿状面的轴向对称设有至少一对向两侧伸展的弹性卡条和/或至少一对装配用定位标记。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由于配件本体的外围表面为平滑面或由若干个齿状体构成的齿状面,装配时,只需将其嵌设在家居产品内面上设置的凹槽内,无需使用螺丝进行固定,即可快速地实现装配,施工效率大幅度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家宇,未经刘家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28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