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对流调节阀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2567.0 | 申请日: | 201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4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宗新;仇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德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47/08 | 分类号: | F16K4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对流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循环对流调节阀。
背景技术
调节阀又名控制阀,在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领域中,通过接受调节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借助动力操作去改变介质流量、压力、温度、液位等工艺参数的最终控制元件。一般由执行机构和阀门组成。高压差调节阀(截止型)由于其阀座、阀芯上均没有对流体的节流结构,只对流体进行开和关的操作,很容易对阀座及阀瓣形成汽蚀或冲刷而使调节阀迅速失去调节、密封的效果,所以世界各地的工程师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以解决这个困扰多年的问题,并采用了一些有效的办法。现有技术一采用了多级减压调节阀阀芯结构,如图1所示,流体经过多级减压调节阀阀芯结构多级降压后,流速、压力逐步降低,避免了内件对调节阀的汽蚀或冲刷。但是,采用多级减压调节阀阀芯型式的调节阀,其轴向的级数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整体结构比较复杂,阀门的造价也很高;同时由于轴向长度大,影响阀门控制过程中的稳定性,容易造成振动、阀杆断裂等问题。现有技术二采用了迷宫式调节阀盘片型式的结构,如图2所示,流体在迷宫流道内经过多道拐弯和碰撞,压力和流速逐步降低,同样避免了内件的汽蚀或冲刷。但是,采用迷宫式调节阀盘片型式的调节阀,由于单片盘片径向上要加工非常多的迷宫槽,加工过程复杂,加工难度大,而且由于每条迷宫都是单个通道,一旦有垃圾杂物进入,极易引起通道堵塞,难以清理,从而造成流量不足的现象,严重时将使阀门失去调节控制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调节阀,以提高调节精度,减少流体对阀门内件的汽蚀冲刷,延长调节阀使用寿命。
(二)技术方案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对流调节阀,包括:阀体,阀芯,套设在阀芯外面的盘片组件,设置在所述阀芯顶部的阀盖,安装在所述阀芯上的阀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盘片组件底部的阀座,所述盘片组件包括若干个盘片,所述盘片的正反面设有若干凹槽。
其中,所述凹槽包括以所述盘片的圆心为中心的若干环形槽。
所述凹槽还包括沿所述盘片内环呈放射状伸向所述盘片外环的分隔槽。
上下相邻的两盘片通过其上的凹槽啮合连接。
若干所述盘片焊接连接。
若干所述盘片真空熔焊连接。
所述盘片的个数为8-20。
所述盘片采用CR13的不锈钢,或17-4PH系列的马氏体沉淀硬化型不锈钢,或硬质合金材料制造。
所述凹槽的宽度为3-5mm。
所述盘片内径为25-30mm,外径为80-100mm。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具有凹槽的盘片组件,实现了对流量的精确调节,降低了高速流体对阀门内件的冲刷和汽蚀的危害,延长了调节阀的使用寿命,同时节省空间、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多级减压调节阀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迷宫式调节阀盘片型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循环对流调节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盘片正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盘片反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盘片组件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盘片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体运行示意图。
图中,1:阀体;2:阀座;3:阀盖;4:阀杆;5:盘片组件;51:盘片;52:环形槽;53:分隔槽;6:阀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循环对流调节阀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对流调节阀包括:阀体1,阀芯6,套设在阀芯6外面的盘片组件5,阀芯6顶部设置有阀盖3,阀芯3上安装有阀杆4,盘片组件5底部设置有阀座2。其中阀芯6为实芯件。
如图4、图5所示,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盘片正面和反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盘片组件5包括数个盘片51,该盘片51的正反面设有若干凹槽。该凹槽包括以盘片51的圆心为中心设置的若干环形槽52,还设有从盘片51的内环上呈放射状伸向盘片51的外环的分隔槽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德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德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25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饰板材砂板机
- 下一篇:气动式棒料自动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