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全封闭检测卡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2557.7 | 申请日: | 201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4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星;高璟瑜;刘艳华;杨扬;刘慧;畅晓辉;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G01N33/5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曲霉 毒素 封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器具,特别是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的全封闭检测卡。
背景技术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由真菌产生有毒的次级代谢产物,毒性大、分布广、产毒量高、对农作物的污染严重、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OTA主要产生菌是赭曲霉(Asperillus ochraceus)、纯绿青霉(Penicillium verrucosum),对食品污染的范围较广,包括谷物、咖啡豆、豆类、可可豆、葡萄干、啤酒和葡萄汁等。
由于赭曲霉毒素具有极强的肾脏毒性、致癌性、致畸性,且对食品污染的范围广泛,许多国家对其制定了严格的限量标准。目前对谷物等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毛细管电泳法等。其中,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操作简便、无需任何仪器设备、结果判断直观可靠、经济实用的特点,且特别适用于口岸现场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检测。但由于赭曲霉毒素具有极强致癌性,在进行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时加样和样品层析的过程可能会引起毒素挥发,长期操作会对检测人员身体造成危害,而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完全封闭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器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完全封闭的赭曲霉毒素检测器具,克服现有技术检测过程中无法完全与毒素相隔离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全封闭检测卡,包括外壳和置于外壳内的测试条,该外壳为透明的全封闭外壳,其外表面标有检测显示区和进样区。
所述外壳为透明的工程塑料,该外壳是由壳盖和壳座两部分组成,所述壳盖和壳座之间固定连接。该壳盖和壳座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以是咬合、扣合或粘合。
所述进样区由进样孔和固设于进样孔下方的密封垫组成,所述密封垫的直径大于进样孔的直径。该密封垫可以是橡胶垫、硅胶垫等密封材料。
所述密封垫的下方还可以设有支撑件,用于进一步固定该密封垫,该支撑件为筒状,优选为圆柱形筒或锥形筒,且该支撑件的直径小于密封垫的直径。
在所述外壳的壳座上设有至少4个用于固定测试条的圆柱形凸起。
所述测试条是由底板、硝酸纤维素膜、吸水膜、样品垫和胶体金膜组成,所述底板中部粘贴硝酸纤维素膜,底板一端部上粘贴吸水膜,另一端部上粘贴样品垫,吸水膜和样品垫内端各自与硝酸纤维素膜一端搭接,在样品垫与硝酸纤维素膜的搭接部之间粘贴一段胶体金膜;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横向有两条间隔开的显示印迹带,一条是含赭曲霉毒素A人工抗原的检测带,另一条是含抗鼠抗体的质控带;所述胶体金膜含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物;所述样品垫正对进样区,硝酸纤维素膜正对检测显示区。
所述吸水膜为吸水纸,所述样品垫为吸水玻璃纤维膜,所述底板为聚氯乙烯薄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使用方便,检测快速进行,灵敏度高,结果准确,降低了检测成本。
(2)采用全封闭设计可以有效的将加样和样品层析过程与检测人员相隔绝,避免了由于毒素挥发等原因对检测人员健康造成的伤害,同时全封闭检测卡也避免了对检测环境的污染,从而将检测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3)进样孔下方固定橡胶垫以隔绝外部空间,加样时采用小容量注射器加样,注射器的针头插入橡胶垫,将待测液滴加于测试条的样品垫上,可充分的防止待测液泄漏于检测环境中。
(4)检测卡采用透明的塑料制作,从其正表面可以观测到加入待测样品后测试液在测试条的整个扩散过程,以及显示检测结果的各条检测线,检测过程和结果直观,利于检测的分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赭曲霉毒素全封闭检测卡外壳及测试条在外壳内的固定图;
图2为实施例1赭曲霉毒素检测卡的侧视图;
图3为测试条的硝酸纤维素膜上显示印迹带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赭曲霉毒素检测卡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未经北京农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25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速计的叶片组安装结构
- 下一篇:移动式阳极浇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