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2114.8 | 申请日: | 201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3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飞;夏小帅;黄胜男;顾玉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玉成精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00 | 分类号: | B23Q1/00;B23Q1/25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6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机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组合机床中,基座上装有电机,转盘通过轴套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电机输出轴的转动通过轴套带动转盘转动,由于轴套对转盘既起承重又起传动作用,故轴套很容易损坏,影响机床的正常工作,而且转盘通过轴套装在电机输出轴上,很难保证转盘的轴心线与基座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即很难保证转盘的定位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电机输出轴通过齿轮啮合来带动转盘转动的组合机床,该机床中转盘通过水平面和锥形斜面配合压紧在基座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机床,包括基座、水平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转盘,所述组合机床还包括具有竖直输出轴的电机、水平套设在所述竖直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转盘下方,并且所述第二齿轮、所述转盘的轴心线以及所述基座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设置,所述转盘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径向逐渐缩小的锥形部,所述基座的顶部上开设有自下而上逐渐扩大的锥形槽,所述转盘底部的锥形部插在所述基座顶部的锥形槽中,并且所述锥形部的外锥形斜面压紧在所述锥形槽的内锥形斜面上,所述锥形部的根部向外延伸,在所述转盘的底部形成周向的水平底面,所述锥形槽的槽口边缘也向外延伸,在所述基座的顶部形成周向的水平顶面,所述转盘的水平底面压紧在所述基座的水平顶面上。
优选地,所述锥形部的外锥形斜面、所述锥形槽的内锥形斜面、所述水平底面、所述水平顶面均为耐磨面。
优选地,所述基座具有沿其竖直方向延伸的内腔,所述电机装在所述基座的内腔壁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朝上竖直设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电机输出轴旋转来带动第一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来带动转盘水平转动,转盘底部的锥形部插入在基座顶部的锥形槽中,锥形部的外锥形斜面压紧在所述锥形槽的内锥形斜面上,并且从锥形部的根部向外延伸的水平底面压紧在从锥形槽的槽口边缘向外延伸的水平顶面上,这样基座对转盘进行承重,保证了机床工作的稳定性,而且转盘底部的锥形部与锥形槽相配合,保证了转盘的轴心线与基座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从而保证了转盘在基座上的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所示,组合机床的转盘1水平设置在基座3上,基座3的顶部上开设有自下而上逐渐扩大的锥形槽12,转盘1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径向逐渐缩小的锥形部11,锥形槽12的槽口边缘与锥形部11的根部向外延伸形成转盘1压紧基座3的水平面10,转盘1底部的锥形部11插在基座3顶部的锥形槽12中,锥形部11通过与锥形槽12接触的锥形斜面9压紧在锥形槽12上,采用这种结构,是由基座3对转盘1进行承重的,保证了机床工作的稳定性,且由于基座3与转盘1在锥形斜面9上的配合抵紧,保证了转盘1的轴心线与基座3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从而保证了转盘1在基座3上的定位精度,该组合机床的动力由电机6提供,电机6的输出轴7是竖直方向的,朝上设置,第一齿轮2水平套设在竖直输出轴7上,第一齿轮2与竖直输出轴7采用键连接,第二齿轮5与第一齿轮2在啮合处8相啮合,第二齿轮5固定连接在转盘1下方,第二齿轮5与转盘1采用螺钉4进行连接,键连接与螺钉4连接都是结构稳固的连接方式,确保了传动的精度,且第二齿轮5、转盘1的轴心线以及基座3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设置,传动件第二齿轮5与转盘1的轴心线重合更加有效得确保了传动的有效性及转盘1在基座3上的定位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玉成精机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玉成精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2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