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导热油加热卧式蒸炒锅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2004.1 | 申请日: | 201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7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巫瑞连;端凯;马东方;冯柏燕;陈德军;陈合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D9/02 | 分类号: | A23D9/02;C11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5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导热油 加热 卧式 炒锅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炒锅,具体是用于棉籽、菜籽、花生仁、玉米胚芽等压榨前蒸炒用的导热油加热卧式蒸炒锅。
二、背景技术
棉籽、菜籽、花生仁、玉米胚芽等榨油前要经过预处理工序,预处理质量将直接影响榨油机正常工作和出油率。目前压榨前预处物料时广泛使用的传统立式蒸炒锅,存在动力消耗大,物料翻炒不均匀,有死角,工作温度不均匀,造成物料焦糊现象。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所述立式蒸炒锅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导热油加热卧式蒸炒锅。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依据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新型导热油加热卧式蒸炒锅,包括座架、筒体和加热列管,具体的结构是电机及所轴连接的主动托轮固定在座架上,筒体放置于托轮上。
在所述的筒体的进料端连接有绞龙,出料端连接带有接头的导热油管组件;设置在筒体内的加热列管与导热油管组件连接。
进一步有结构是筒体内设置有螺旋翼。
在筒体物料出口端设置带有风机的水蒸汽排出口。
在座架与筒体之间固定托轮。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之处在于蒸炒锅的旋转筒体为卧式,物料在其中可上下翻滚,搅拌均匀,蒸炒透彻,加热面积大,工作温度均匀,且设备内物料无死角。传统立式蒸炒锅采用中心轴传动,所需的扭矩大,而卧式蒸炒锅采用边缘传动,加上托轮支撑,所需扭矩大大降低,因而节能效果显著。其动力消耗仅是传统立式蒸炒锅的20%,节能80%。此外本机所蒸发的二次水蒸汽采用风机 抽吸式,脱水能力大大增强。
四、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请参照附图1。导热油加热卧式蒸炒锅,包括座架1、筒体2和加热列管3,与立式蒸炒锅所不同的是,筒体2放置于托轮5上,其驱动是由电机4及所轴连接的固定在座架1上的主动托轮5所带动。传统立式蒸炒锅采用中心轴传动,所需的扭矩大,而卧式蒸炒锅采用边缘传动,加上托轮支撑,所需扭矩大大降低,因而节能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筒体2的进料端连接有绞龙6,出料端连接带有接头的导热油管组件7;设置在筒体2内的加热列管3与导热油管组件7连接。物料通过进料绞龙7被推进旋转筒体2;导热油通过导热油管组件7进入加热列管3中进行加热。物料移动过程中在旋转筒体2内不断翻动并与加热列管3充分接触,使物料温度逐渐升高,达到物料蒸炒的效果后最终从出料端被送出。导热油与物料进行充分热交换后,再经导热油管组件7返回,可循环使用。
由于在筒体2内设置有螺旋翼8,可以带动物料连续向出料端移动,达到搅拌均匀,蒸炒透彻,加热面积大,物料无死角的目的。
在筒体2物料出口端设置带有风机的水蒸汽排出口9,使物料加热时所蒸发的二次水蒸汽采由风机通过排出口9被抽吸,脱水能力大大增强。
在座架1与筒体2之间还固定托轮5A、5B,目的在于增加支撑力度,使筒体1旋转更均匀,节能效果更好一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20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