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电磁装置的自力式平板安全切断阀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1415.9 | 申请日: | 201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4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子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子良 |
主分类号: | F16K17/00 | 分类号: | F16K17/00;F16K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10012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装置 自力 平板 安全 切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是一种带电磁装置的自力式平板安全切断阀。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CN101586737A公布了一种流体管道自力式紧急切断方法及自力式紧急切断阀,其专利发明人为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由于自力式紧急切断阀在管道内压力发生变化时自动切断流体后,压力恢复正常时,阀芯无法自动回到原始位置,需要使用人力将阀芯压回原位,因此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电磁装置的自力式平板安全切断阀,能够在电磁装置的带动下,使阀芯回到原始位置达到通流状态,并且使电磁装置能够在远程控制下自动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电磁装置的自力式平板安全切断阀,包括触发器、直通平板闸阀和驱动杆,触发器设于直通平板闸阀的顶端且与直通平板闸阀内的驱动杆连接,触发器的顶端设有电磁装置,驱动杆贯穿于触发器与电磁装置连接。
前述的带电磁装置的自力式平板安全切断阀中,电磁装置包括壳体、带线圈的上铁芯和带线圈的下铁芯,带线圈的铁芯设于壳体顶端内壁的中心处,带线圈的下铁芯设于驱动杆的顶端。
前述的带电磁装置的自力式平板安全切断阀中,带线圈的上铁芯、带线圈的下铁芯和驱动杆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前述的带电磁装置的自力式平板安全切断阀中,带线圈的上铁芯或带线圈的下铁芯可以用永磁铁替代。若想实现阀门的开、闭两种状态就必须是用最少一个电磁铁,因为电磁铁可以切换正负极,所以上下铁芯只有其中一个可以用永磁铁代替。
前述的带电磁装置的自力式平板安全切断阀中,平板闸阀内部的驱动杆上设有弹簧,或在闸板的下部设有弹簧;弹簧的直径大于闸板,或大于驱动杆的直径且小于闸板的直径。设置弹簧是为了借助弹簧的弹力或拉力使闸门向上运动,使阀门由通流状态转换成截流状态。
前述的带电磁装置的自力式平板安全切断阀中,壳体内设有信号接收器。信号接收器用来接受远程发来的电信号,然后控制电磁装置的工作状态,实现远程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电磁装置,使阀芯既能够自动回到原始位置,又能够对电磁装置进行远程控制,使本实用新型比现有技术中的自力式紧急切断阀功能更加完善,更加自动化和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通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驱动杆顶端设置永磁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采用大直径弹簧时通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弹簧在闸板下方时截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触发器,2-直通平板闸阀,3-驱动杆,4-电磁装置,5-壳体,6-带线圈的上铁芯,7-带线圈的下铁芯,8-永磁铁,9-信号接收器,10-闸板,1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带电磁装置的自力式平板安全切断阀,包括触发器1、直通平板闸阀2、驱动杆3和闸板10,触发器1设于直通平板闸阀2的顶端且与直通平板闸阀2内的驱动杆3连接,驱动杆3的下端与闸板10连接,触发器1的顶端设有电磁装置4,驱动杆3贯穿于触发器1与电磁装置4连接。电磁装置4包括壳体5、带线圈的上铁芯6和带线圈的下铁芯7,带线圈的上铁芯6设于壳体5顶端内壁的中心处,带线圈的下铁芯7设于驱动杆3的顶端。带线圈的上铁芯6、带线圈的下铁芯7和驱动杆3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平板闸阀2内部的驱动杆3上设有弹簧11,弹簧11的直径大于闸板10的直径,壳体5内设有信号接收器9。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带电磁装置的自力式平板安全切断阀,包括触发器1、直通平板闸阀2、驱动杆3和闸板10,触发器1设于直通平板闸阀2的顶端且与直通平板闸阀2内的驱动杆3连接,驱动杆3的下端与闸板10连接,触发器1的顶端设有电磁装置4,驱动杆3贯穿于触发器1与电磁装置4连接。电磁装置4包括壳体5、永磁铁8和带线圈的下铁芯7,永磁铁8设于壳体5顶端内壁的中心处,带线圈的下铁芯7设于驱动杆3的顶端。永磁铁8、带线圈的下铁芯7和驱动杆3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平板闸阀2内部闸板10的下部设有弹簧11;弹簧11的直径大于驱动杆3的直径且小于闸板10的直径。壳体5内设有信号接收器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子良,未经刘子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14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及其插座结构
- 下一篇:一种镁电池用镁电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