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吸附功能的汽车用地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1033.6 | 申请日: | 201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4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吉丽超;王海林;刘强;马芳武;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04 | 分类号: | B60N3/04;B60H3/00;B32B21/10;A61L9/014;A61L101/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蔡正保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功能 汽车 用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用地毯,特别是一种带吸附功能的汽车用地毯。
背景技术
汽车用地毯为汽车内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乘客舱内的地毯可以在装饰的同时起到脚垫的作用,而行李舱内的地毯可以为乘客放置杂物提供了方便,行李舱地毯一般采用PP木粉板、表面复合PET的形式或者采用中密度板、表面复合PET的形式,也有少部分采用PP蜂窝板、表面PET的形式,其中,采用PP蜂窝板时地毯,一般情况下其蜂窝板孔洞的方向与地毯本体平行。
另外,车内空气污染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待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常规处理方法有:1、在车内安装空气净化器;2、在车内关键零部件部位喷涂光触媒。但上述的两种方法均会增加用车成本,不适合于经济型汽车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带吸附功能的汽车用地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吸附功能的汽车用地毯,包括基板和覆盖在基板上的面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料层为具有吸附性的纤维材料制成,所述的基板为木质材料制成,所述的面料层与所述的基板通过热压复合制为双层的一体结构。
本技术方案中,将面料层通过加热加压的复合工艺与木质基板制为一体,可以避免使用胶粘剂,从而减少车内的空气污染,而由于该面料由具有吸附性的纤维材料制成,可以对车内的空气进行吸附净化。
在上述的带吸附功能的汽车用地毯中,所述的面料层由光催化竹炭纤维制成。该竹炭纤维是以毛竹为原料,用纯氧高温及氮气阻隔延时的煅烧新工艺将其燃烧制得竹炭,使得竹炭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细化和蜂窝化,然后再与具有蜂窝状微孔结构趋势的聚酯改性切片熔融纺丝而制成的。该纤维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每一根竹炭纤维都呈内外贯穿的蜂窝状微孔结构,由于竹炭吸附能力是木炭的5倍以上,再配以光催化剂,对甲醛、苯、甲苯、氨等有害物质和粉尘能发挥吸收、分解异味和消臭的作用,因而由这种面料做成的地毯就具有非常优良的分解、吸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的作用,很好改善车内空气质量。
在上述的带吸附功能的汽车用地毯中,所述的面料层的表面制有针刺纤维丝簇。该面料层的表面制为针刺纤维毡结构,可以起到防滑和增大吸附面积的作用。
在上述的带吸附功能的汽车用地毯中,所述的基板为中密度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分解及吸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的作用,可以很好的改善车内环境。它工艺简单、性能可靠、环保性高而且成本较低,能满足汽车内饰的环保要求,市场潜力巨大,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品图。
图中,1、基板;2、面料层;3、针刺纤维丝簇;4、行李舱地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一中的汽车用地毯,包括中密度板制成的基板1和覆盖在基板1上的面料层2,面料层2由光催化竹炭纤维制成,其具有吸附功能,可以对车内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分解和吸附,起到改善车内环境的作用。面料层2通过热压工艺与基板1制为一体,避免了使用胶粘剂而对车内环境造成污染。
参照图2,本实施例二的汽车用地毯,包括中密度板制成的基板1和覆盖在基板1上的面料层2,面料层2由光催化竹炭纤维制成,该面料层2通过热压工艺与基板1制为一体。面料层2的下表面与基板1贴合,上表面上制有针刺纤维丝簇3,即面料层2制为针刺纤维毡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地毯半成品经过切边等工序形成的成品图,即行李舱地毯4的形状示意图。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基板1、面料层2、针刺纤维丝簇3、行李舱地毯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10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