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网络的功能测试负载模拟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31032.1 | 申请日: | 2010-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8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凌创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26 | 分类号: | G06F11/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网络 功能 测试 负载 模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网络的功能测试负载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技术的发展对电子产品的功能测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子产品功能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给产品提供模拟负载。现有的功能测试负载模拟系统多以单片机作为核心,通过串口与上位机进行通讯,控制不同负载的连接、断开,或者以数字输入输出板卡为核心,直接控制不同负载的连接、断开。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前者受串口通讯速率较慢的影响,以至于使整个负载模拟系统响应慢,无法应用于对负载切换速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后者系统克服了响应慢的问题,但是成本高,可扩展性差,板卡与负载部分的连线繁琐,并且需要增加额外的转换模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网络的功能测试负载模拟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基于网络的功能测试负载模拟装置,包括有装置盒体,所述的装置盒体内设有负载模块,其中:所述负载模块的通信端连接有控制组件,所述的控制组件包括与负载模块连接的通信端口,所述通信端口上通过信号总线连接有网络控制接口模块;网络控制接口模块上设有上位机输入接口;所述的信号总线上还同时串接有微处理模块与存储模块。
进一步地,上述的基于网络的功能测试负载模拟装置,其中,所述的存储模块包括程序存储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所述的程序存储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通过各自的信号传输端口连入信号总线。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基于网络的功能测试负载模拟装置,其中,所述的负载模块输出端设置有继电器矩阵模块。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基于网络的功能测试负载模拟装置,其中,所述的通信端口输出端安装有路由模块,所述路由模块的输出端连入负载模块。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基于网络的功能测试负载模拟装置,其中,所述的路由模块与负载模块之间设置有驱动部件。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基于网络的功能测试负载模拟装置,其中,所述的通信端口为输入输出综合通信端口。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控制组件与网络控制接口模块能够以网络作为媒介,配合上位机程序实现负载模拟。并且,无需增加额外的转换模块,也无需采用板卡与负载部分的繁琐连线即可实现快速响应,可适应对负载切换速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基于网络的功能测试负载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装置盒体 2负载模块
3控制组件 4通信端口
5信号总线 6网络控制接口模块
7上位机输入接口 8微处理模块
9程序存储模块 10数据存储模块
11继电器矩阵模块 12路由模块
13驱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基于网络的功能测试负载模拟装置,包括有装置盒体1,该装置盒体1内设有负载模块2,在负载模块2的通信端连接有控制组件3,该控制组件3包括与负载模块2连接的通信端口4。同时,在通信端口4上通过信号总线5连接有网络控制接口模块6。并且,网络控制接口模块6上设有上位机输入接口7。再者,信号总线5上还同时串接有微处理模块8与存储模块。
结合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有利于相关数据信息的存储处理,采用的存储模块包括程序存储模块9与数据存储模块10,且程序存储模块9与数据存储模块10通过各自的信号传输端口连入信号总线5。同时,为了实现稳定的模拟负载到被测产品物理通路的连接,在负载模块2输出端设置有继电器矩阵模块11。
进一步来看,为了对模拟测试期间使用的负载进行最佳的选择与使用切换,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通信端口4输出端安装有路由模块12,所述路由模块12的输出端连入负载模块2。
再进一步来看,为了实现测试中相关功能的有效驱动,本实用新型在路由模块12与负载模块2之间设置有驱动部件13。具体来说,驱动部件13受路由模块12的控制,接收路由模块12的信号,驱动继电模块矩阵输出。
再者,考虑到通信功能实现的需要与资源的整合,采用的通信端口4为输入输出综合通信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凌创电子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凌创电子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10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科病房综合门禁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电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