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聚乙烯绝缘、聚氨酯护套的多对电缆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30798.8 | 申请日: | 2010-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6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张明月;贾超;徐文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亿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02;H01B7/17;H01B1/02;H01B5/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胡京生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聚乙烯 绝缘 聚氨酯 护套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通信装备的地面控制系统中仪器之间连接及信号传输的采用聚乙烯绝缘、聚氨酯护套的多对电缆。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作为传输介质的多对电缆设计形式多种多样,结构组成千变万化,使用环境千差万别,恶劣的使用条件即要求电缆设计上达到电性能指标优异,同时兼顾物理机械性能和作为电缆与设备配套时的使用寿命。兼顾可能,为了达到电缆重量轻,柔软,弯曲半径小,耐磨耗,抗干扰等综合特点,本实用新型电缆结构设计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结构尺寸紧凑、柔软、耐磨、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使用温度范围较宽的采用聚乙烯绝缘、聚氨酯护套的多对电缆。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聚乙烯绝缘、聚氨酯护套的多对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由两根带有聚乙烯绝缘层的导体绞对成线对,在其外依次绕包一层聚酯薄膜、编织一层铜包铝镁合金丝屏蔽层构成的线对单元,数根所述线对单元成缆,在其外依次绕包一层聚酯薄膜、挤包一层聚氨酯护套。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电性能优越:导体选用镀锡软圆铜线,从而使导电线芯具有柔软、易焊接等良好的电气、机械物理性能。(2)介质损耗小:电缆的绝缘层采用优质低密度聚乙烯材料,该材料具有优异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使电缆的传输性能得到保证,同时该材料体积电阻率高,可以满足客户对绝缘电阻的要求。(3)重量轻:电缆的屏蔽层采用铜包铝镁合金线,该材料具有重量轻,防干扰、增强了电缆对外界电子信号的屏蔽等特点。(4)使用温度范围宽:电缆的护套层采用优质聚氨酯弹性体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物理性能,耐低温性、柔软,耐弯曲,使用寿命长。能起到保护电缆内部结构尺寸和性能稳定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对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聚乙烯绝缘、聚氨酯护套的多对电缆,如图1所示,包括导体1-1、聚乙烯绝缘层1-2、聚酯薄膜1-3、铜包铝镁合金丝屏蔽层1-4,导体1-1为7/0.2mm镀锡软圆铜线,在导体1-1外挤包一层聚乙烯绝缘层1-2,聚乙烯绝缘层1-2采用带有颜色的聚乙烯绝缘材料。将两根不同颜色的绝缘线绞合成线对,在其外绕包一层厚度为0.03mm的聚酯薄膜1-3,编织一层铜包铝镁合金丝1-4,以上结构构成线对单元。
如图2所示,将数根线对单元1成缆,数根线对单元1为12根构成,由内层3根外层9根排列成缆,在其外依次绕包一层厚度为0.03mm的聚酯薄膜层2,再挤包一层聚氨酯护套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亿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亿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07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压侦测电路
- 下一篇:一种硅酸铝/镍铬不锈钢丝防火卷帘布及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