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缸泄压集油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0435.4 | 申请日: | 201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2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附企三炼钢修造总厂 |
主分类号: | F15B15/20 | 分类号: | F15B15/20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3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缸 泄压集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缸泄压和漏油回收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水包液压缸泄压和漏油收集的器具。
背景技术
炼钢厂转炉钢水包下部滑动水口的开闭普遍采用液压方式进行,动作灵敏可靠,快速准确,完全满足现场生产需要。然而使用过程中发现,需要经常向液压缸中加注液压油,加注的方法是将液压缸上的快换接头连接到液压油供油管上,注油完成后再断开油管。但由于注油后的液压缸中尚存有残余压力,导致液压缸内的液压油从快换接头处渗出,虽然溢出量并不大,溢出速度亦不快,但回收却很麻烦。因此处不宜用油桶接,所以现场大多使用破布吸附,再将吸油后的油布扔到油桶内,而在此过程中,不时有液压油滴落在地面的铁板上,不仅影响作业环境,而且稍不留意就会滑倒,此类事故每年都会出现几次,给现场留下了极大地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简单易行,便于操作,能快速对液压缸进行泄压和漏油回收,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的液压缸泄压集油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液压缸泄压集油器,由导杯、储油罐、活塞帽、弹簧、器体及拉杆组成;带有腔体的“凸”形储油罐上部连接导杯,下部连接在中心设有顶簧柱的器体上部,弹簧通过带有弧形顶的活塞帽压靠在顶簧柱上,器体下端连接一手拉杆。
所述储油罐中间腔体的直径大于下端开口直径。
所述储油罐腔体上表面带有的与活塞帽弧形顶配合的弧形,储油罐拧紧后,其腔体弧形通过活塞帽压迫弹簧,使弹簧形成预紧力。
所述活塞帽下面中心部位设有一穿簧杆。
所述导杯与储油罐及储油罐与器体之间均采用螺纹连接。
所述储油罐下端开口内径与活塞帽直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及效果为:
每次给液压缸注完油后,将液压缸上的快换接头顺着本实用新型前端的导杯口插入储油罐,当快换接头接触到储油罐内的活塞帽后,推动手拉杆稍加用力,此力一方面使液压缸内的残余压力与残油泄出;同时压迫弹簧收缩,活塞帽将离开储油罐腔体弧面,使液压缸内泄出的残油进入储油罐腔体内。将快换接头撤离后,活塞帽在弹簧作用下将封堵住储油罐腔体上口。最后,将本实用新型移至油桶处,用一钢筋顶开活塞帽,存于储油罐腔体内的残油即可流入油桶内。用完后将本实用新型收好,待下次循环使用。从而完全避免了残油滴到地板上造成的滑倒事故,清洁了作业环境,并使残油得到回收利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科学,使用方便,易于操作,造价较低,且可自行制作。
附图说明
附图为液压缸泄压集油器剖面图。
图中:导杯1、密封圈 21、密封圈 22、储油罐 3、腔体 4、活塞帽 5、穿簧杆 6、弹簧 7、顶簧柱 8、器体 9、手拉杆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附图可见,本实用新型之液压缸泄压集油器主要是由导杯1、储油罐3、活塞帽5、弹簧7、器体9和手拉杆10所构成。导杯1为上部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喇叭口”形;活塞帽5上端带有弧形顶,下面中心部位设有一穿簧杆6,以防弹簧7的倾倒。导杯1下部通过螺纹连接在“凸”形储油罐3的上部,储油罐3的上部与导杯1下端连接处设有一圈棱沿,棱沿上套有橡胶密封圈21。“凸”形储油罐3上端开口小、而下端开口大,中间为一上表面带有弧形的腔体4,腔体4的直径大于储油罐3的下端开口直径。而储油罐3下端开口直径与活塞帽5的直径相同,储油罐3腔体4上表面的弧形与活塞帽弧形顶的弧形配合。
储油罐3下部采用螺纹连接在圆桶形器体9的上部,器体9与储油罐3下端连接处设有一圈棱沿,棱沿上套有橡胶密封圈22。在器体9内下表面中心焊有一根顶簧柱8,顶簧柱8的上端高于器体9的上表面。上部套在穿簧杆6上的弹簧7通过活塞帽5压靠在顶簧柱8的上沿,储油罐3拧紧后,其腔体4的弧形挤压活塞帽5,活塞帽5压迫弹簧7,压缩后的弹簧7形成预紧力,将活塞帽5上端顶靠在储油罐3腔体4的弧形上。器体下端连接一手拉杆10,其作用是手持使液压缸快换接头挤压本实用新型活塞帽5,实现接收和放出残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附企三炼钢修造总厂,未经鞍钢附企三炼钢修造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04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温度冷热交替工况下的长度自调整机构
- 下一篇:一种顺序控制阀